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内心境界的诗句

1.描述境界的诗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王国维所引词句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柳永《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形容内心的诗句

1、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2、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6、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7、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9、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1、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1、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2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5、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6、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27、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两鬓不幸青,只为相思老.

2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9、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3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31、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33、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3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35、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3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37、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39、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1、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4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北宋-苏轼《春宵》】

4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4、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45、衣带渐宽人终不悔,为尹消得人憔悴!

4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7、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8、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4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0、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51、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52、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5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4、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55、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5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7、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8、卜算子(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

59、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60、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3.形容“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境界“的古诗有什么

形容“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境界“的古诗有1.偶题阁下厅唐代:白居易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2.洞仙歌宋代:吴潜冠儿遍簇,那时人道瘦。

玉斝琼卮劝君酒。是清凉境界,露湿烟凝,香更重,非是沈檀合就。

四窗花满砌,争似家山,橙蟹将肥重回首。花亦为君怜,草木禽鱼,相思处、莫如乡旧。

更西风、溪莼与江鲈,想别墅樵渔,费他侦候。3.沁园春宋代:陈著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闻君礼佛日千。

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

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边。4.水调歌头宋代:沈瀛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 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5.西江月宋代:张伯端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

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魔魑。

此号如来正智。

4.关于境界的诗句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5.描写内心的诗句

1.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南唐.李煜

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4.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5.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形容“心态”的诗句有哪些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4.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其一》

7.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