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气氛热烈的词语热闹的成语 : 人山人海、 车水马龙、 盛况空前、 门庭若市、 热火朝天、 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沸沸扬扬、 接踵而至、 载歌载舞、 人头攒动、 摩肩接踵、 川流不息、 万人空巷、 高朋满座、 座无虚席、 花天锦地、 熙来攘往、 络绎不绝、 锣鼓喧天、 觥筹交错、 人欢马叫、 红飞翠舞、 笙歌鼎沸、 张灯结彩、 人喊马嘶、 繁弦急管、 鼓乐齐鸣、 喜气洋洋、 金鼓喧阗 2.【有哪些形容气氛热烈的成语】【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逢场竿木】比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 【逢场游戏】犹言逢场作戏.偶尔凑凑热闹. 【逢场作乐】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逢场作趣】犹言逢场作戏.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逢场作戏】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花天锦地】形容繁华热闹.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急拍繁弦】犹言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竹繁丝】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见“急管繁弦”. 【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马咽车阗】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人喊马嘶】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笙歌鼎沸】形容乐声歌声热闹非常. 【盛况空前】形容热闹至极.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逐队成群 门庭若市 人喊马嘶 人语马嘶 红飞翠舞 攘来熙往 熙来攘往 觥筹交错 挨肩擦背 比肩叠踵 肩摩袂接 骈肩迭迹 骈肩累足 掎裳连袂 掎裳连襼 连衽成帷 骈肩叠迹 踵接肩摩 比肩迭迹 宾客如云 驾肩接迹 比肩叠迹 观者如市 驾肩接武 摩肩接毂 骈肩累迹 亚肩叠背 张袂成帷 比肩迭踵 摩肩接踵 骈肩累踵 笙歌鼎沸 车水马龙 花天锦地。 3.形容喝酒气氛热烈的诗句有哪些1.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代:苏轼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唐代:王翰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月下独酌四首》唐代:李白 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5.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唐代:李白 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魏晋:陶渊明 7.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致酒行》唐代:李贺 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唐代:卢照邻 4.描写气氛热烈的成语热火朝天、万马奔腾、熙熙攘攘、攘攘熙熙、高朋满座 一、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 二、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出自】:巴金《家》十三:外面的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送进他的耳朵里来。他在房里坐不住,便信步走出来。 三、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自】: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熙熙攘攘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 四、攘攘熙熙 [ rǎng rǎng xī xī ] 【解释】:喧嚷纷杂的样子。 【出自】:泣红《胭脂血弹词·牧羊》:攘攘熙熙半鲁蠢,醉生梦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865死叹蒙蒙。 五、高朋满座 [ gāo péng mǎn zuò ] 【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翻译】:从千里之外来的客人备受欢迎,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宴席。 5.形容“讨论热烈”的成语有哪些1、【唇枪舌战】 读音:[chún qiāng shé zhàn] 释义:舌如剑,唇像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2、【议论纷纷】 读音:[ yì lùn fēn fēn] 释义: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3、【针锋相对】 读音:[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也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为有力的回击。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4、【舌战群儒】 读音:[shé zhàn qún rú] 释义: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5、【七嘴八舌】 读音:[qī zuǐ bā shé] 释义: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出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5、【七言八语 】 读音:[qī yán bā yǔ] 释义:形容人多语杂。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说送祟的,有说跳神的,有荐玉皇阁张道士捉怪的,整闹了半日,祈求祷告,百般医治,并不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