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天刚亮就要出发的诗句

1.形容“天还没亮就出发”的古诗词

1.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句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2.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 宋代:陆游

句意:我于深秋时节从前线奉调回京,一路上但见枯黄的桐叶在晨光中飒飒飘落,又听到寒蛩不停地在夜里悲鸣。面对如此萧瑟的秋景,想到回京后再也难以受到重用的现实,心中十分沮丧灰暗。忽然忆起当年在前线横戈盘马、纵横疆场的战斗生活,那大散关上和清渭之滨大概还战事依旧吧。

3.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句意: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4. 门外行人催客起。因个事。老来方有思家泪。 ——《渔家傲》(彭门道中早起) 宋代:程垓

句意:门外来来往往的行人使得诗人不得不早起,自己独自一人,年纪大了,才会因为思念家乡流泪。

5.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山中雪后》 清代:郑燮

句意: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6.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 唐代:杜甫

句意: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7.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守岁》 宋代:苏轼

句意: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8.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燕歌行二首·其二》 魏晋:曹丕

句意:抬头看云间星绕月明,然而人却没有团圆。可怜晨雾中飞鸽发出阵阵鸣叫声,留恋徘徊不能慰存。

9.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句意: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升起,傍晚时分看见归鸟还巢。

10. 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旅舍早起 》 唐代:章碣

句意:门外已经有人早早赶路了,悲伤的唱着离别的歌。

2.表示天刚亮的词语

表示天刚亮的词语:破晓、黎明

【中文名】:破晓

【外文名】:dawn

【拼 音】:po xǐao

【注 音】:ㄆㄛˋ ㄒㄧㄠˇ

【详细解释】:天刚刚亮

宋杨万里《明发阶口岸下》诗:“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宋陆游《杏花》诗:“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莺先唤人。”清曹寅《横林逆风口号》:“破晓吴波转清脆,钓筒收得小鱼儿。”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第二天破晓,我就起来了。”

【中文名】:黎明

【拼音】:lí míng

【解释】:(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构成】: 偏正式:黎(明

【例句】: 他们~才赶来。(作状语)

【反义词】: 黄昏

3.描写春天天刚蒙蒙亮的诗句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品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现代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a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 咏柳 贺知章—小伴龙唐诗[3]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译文

惠崇:

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tún )”,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时:时间,这里指季节.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句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万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清人王士禛在《渔洋诗话》中赞赏这句诗说:“坡诗……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