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必修一所有古诗词高中必修一所有古诗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部分需要背诵) 《鸿门宴》(部分背诵) 2.高中生古诗7首加翻译是高二的吗?可是这些是词诶~~ 虞美人 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 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扬州慢 原文: 淳熙丙辛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 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声声慢 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3.高中课外文言文及翻译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①天纵②。 一时待诏③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之。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④。画惟红不易著⑤,进独得古法入妙。 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⑥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⑦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⑨?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⑩耳。 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⑾,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⑿,虽得待诏,亦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 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译文】 明代画家以戴进为第一名。戴进,字文进,杭州人。 明宣宗喜欢绘画,他绘制的画充分发挥了上天赐予他的才能。当时,他身边的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都有名气。 戴进入京城,画家们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画给皇上,载进呈上的是《秋江独钓图》,画中人穿着红袍在水边垂钓。 绘画唯有红颜色不易著,戴进独自得到古法的妙处。明宣宗观赏时,谢廷循在旁边跪下对皇帝说:“戴进的画非常美,但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红袍呢!”宣宗点头赞同,于是就用手一挥不再看戴进其余的画。 所以戴进住在京师,十分穷苦。 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 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 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造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我的心意是要依托这些物品使我的名字不朽罢了。如今他们熔化了我制作的作品一点儿不爱惜,这种技艺不值得做了。 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妇女使用罢了。他们只是偏爱金光闪闪的物品,怎么知道工匠辛苦呢?你若能把手艺移到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流传下去了。” 戴进高兴极了,就学画画,当时名声很高。然而戴进命运不好,虽然得到待诏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没有得到皇帝的恩遇。 他的画在疏淡的几笔中能细致地描摩事物,用笔清淡幽深。他画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迹也很少看见了。 (我钦佩戴进,一个首饰匠,却立下不朽志向,最终出了名。)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进进《秋江独钓图》 (2)子巧托诸金 (3)斯必传矣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2)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3)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 3.结合语境理解,“亦轗轲亡大遇”中的“轗轲”是什么意思? 4.文章最后作者把戴进的遭遇概括为“数奇”。 根据文意,你认为导致戴进“数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戴进由“锻工”转而学画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参考答案】 1.(1)进献 (2)之于 (3)这样 2.(1)我的心意是要依托这些物品使我的名字不朽罢了。 (2)如今他们熔化了我制作的作品一点儿不爱惜,这种技艺不值得做了。 (3)他们只是偏爱金光闪闪的物品,怎么知道工匠辛苦呢? 3.坎坷不平,比喻不得志 4.导致戴进“数奇”的主要原因在于同朝的画工妒忌戴进的才能,在皇上面前谗言诋毁他。 5.戴进认为,他从事艺术创作,并非单纯为稻粱谋,而是想借此使名声不朽。在别人的建议下,他认为只有将自己的艺术才能托之缣素,才能够托名不朽,所以弃工习画。 23.陈平任相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陈平从少年②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③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患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⑤,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 4.急求高中阶段所有的古诗词高中语文(人教版)课内高考必背古诗文汇集第一册 1、**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5、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二册 1、过秦论 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 5.急求高中语文必修一到五的所有古诗文古诗词的原文及翻译谢谢各位了烛之武退秦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 晋军函陵④,秦军泛南⑤。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⑦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⑧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⑨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⑽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⑾,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⑿。吾其还也。” 亦去之。 [编辑本段]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 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泛(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编辑本段]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句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 6.高中必修四必背古诗词文言文这是人教版的:1.雨霖铃 柳永(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望海潮 柳永(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定风波 苏轼(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醉花阴 李清照(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8.声声慢 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7.高中语文诗词名句翻译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ㄎㄨㄣ)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ㄑㄧ),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ㄑㄩㄥ)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ㄅㄧㄣ)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ㄊ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ㄒㄩㄣ),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ㄘㄨ)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ㄐㄧˋ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ㄍㄨㄟˋ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寒食 韩翃(ㄏㄨ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高飞,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ㄅㄛ)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 8.高中必背文言文古诗原文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阿房宫赋》(杜牧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9.求古诗词加翻译(高三难度的)越多越好李白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注释此诗当是李白在天宝十二年以前所做。 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是了解李白生平、思想的重要作品。谯郡:今安徽毫县。 元参军:名演。诗中,写到了诗人在太原时,受到元参军父子的热情款待、相偕游览晋祠的情景。 君家严君:指元参军的父亲。貔(pi)虎:猛兽。 这句喻元参军的父亲是勇猛的将军。作尹句:并州:泛指今山西太原一带,开元十一年已改为府。 尹:官名。《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十一年,太原府亦置尹及少尹,以尹为留守,少尹为副留守,既是地方长官,同时兼管军事。 遏:阻止。戎虏:强敌。 五月二句:这年五月李白与元参军翻越太行山到太原游玩。摧轮: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摧轮:折断车轮,喻太行山路弯曲狭窄难行。北凉:似误,应作北京,唐代称太原为北京。 琼杯句:喻酒菜和食具的精美。案:有足的托盘。 时时句:晋祠在唐太原城之西南,故云出向城西曲。龙鳞:形容波纹的细碎。 莎(梭Suo):河边水草。宜:适应。 在斜日的映照下,容貌更加美丽。百尺句:写:画,这里作映照。 翠娥:美女,这句说美人的影子照在水中。蝉娟:美好的样子。 初月辉:形容脸容象新月一般皎洁。更唱:轮流唱。 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白居易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注释裴令公:即裴度,唐元和十四年任太原尹,开成二年复镇太原。龙泉:在太原故城内。 潢污泊:不流动的死水。信:诚然、确实。 午桥在:裴度在洛阳的别墅。咏晋祠水范仲淹神哉叔虞庙,胜地出嘉泉。 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瑗。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苗。 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注释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进士,仁宗天圣七年通判河中(今山西永济),明道二年召拜右司谏,因谏废郭后,谪知睦州。 康定元年与韩琦经略陕西,兼知延州。庆历三年参知政事(副宰相),政治上主张革新,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 不久遭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新政失败,庆历四年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长于诗词和散文,其诗词描写边塞生活豪放悲凉,其散文富于政治内容,著有《范文正公集》。 叔虞庙:即晋祠。嘉泉:美好的泉水。 潺瑗:水徐流貌。恭虔:恭敬、虔诚。 致主:为君主效命。愧前贤:惭愧不及前世的贤人。 大道:大道理。《礼·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也指常理正道。此处喻为范的改革措施。 愆:过失,失误。晋祠欧阳修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州自古多豪杰,战争五代几百年。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 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并入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人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废兴仿佛无旧志,气象寂寞于山川。 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我来登临为太息,暂照白发临清泉。 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注释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 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神宗熙宁年间,因议新法,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致仕退居颖川。仁宗庆历四年他曾为河东制使,看到百姓赋敛过重,“奏罢十数事”。 他一生博览群书,以文章著名,在诗歌创作上曾率梅尧臣、苏舜卿等反对宋初西昆诗派的浮艳文风,对当时文学发展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余润:滋润。 五代:指宋以前北方的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天开地辟:指宋太祖赵匡慨陈桥兵变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宋朝。 真主:宋太祖赵匡胤。犹须再驾:指宋太宗两次出征,于公元979年亲临太原攻灭北汉。 顽民句:宋太宗灭北汉后,将顽抗宋军的太原居民,从太原迁往唐明镇,并将太原城火烧水淹,夷为平地。秋草句:空垣,一作空阡。 指秋草在废墟上自生自灭,埋没了被废弃城垣。题晋祠宋·汪藻一脉泉随天地老,悠然洗尽半生心,欲令惠及生民远,须道仁同此水深。 圣母慈灵昭住古,高题崇号重来今,登祠拜罢秋无际,目极西城万亩阴。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明·于谦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注释幽:幽雅,雅致。 邑人:当地人。瀛洲:传说中仙人居所之一。 螺辔:螺壳状的发髻。出洞句:喻晋水流出后,和雾气一起奔腾。 神龙:指晋水。凌波仙女:泛指游览的女子,喻女子的美好。 全句说:步履轻盈子,拨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