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不受外物影响的诗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2.形容疑惑的诗句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物情异所异。世心同所同。状如薪遇火。亦似草行风。迷惑三界里。颠倒六趣中,五爱性洞远。十相法灵冲。皆从妄所妄。无非空对空。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形容被人蒙蔽的成语播穅眯目】: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大梦初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大梦方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发蒙启蔽】: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 【浮云翳日】: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两叶掩目】: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瞒上不瞒下】:瞒:也作“漫”,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级知道。 【瞒在鼓里】:瞒:欺骗。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闷在鼓里】: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蒙在鼓里】: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主。 【欺天罔人】:欺骗苍天,蒙蔽人民。 4.形容被假象蒙蔽了的成语有什么1. 播穅眯目【bō kāng mǐ mù】: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2. 大梦初醒【dà mèng chū xǐng】: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3. 大梦方醒【dà mèng fāng xǐng】: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4. 发蒙启蔽【fā méng qǐ bì】:发蒙:启发蒙昧;蔽:蒙蔽。启发蒙昧。 5. 浮云翳日【fú yún yì rì】: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6. 两叶掩目【liǎng yè yǎn mù】: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7. 瞒上不瞒下【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瞒:也作“漫”,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级知道。 8. 蒙在鼓里【 méng zài gǔ lǐ】:好像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9. 欺君罔上【qī jūn wǎng shàng】:欺骗蒙蔽君主。 10. 欺天罔人【 qī tiān wǎng rén】:欺骗苍天,蒙蔽人民。 11. 双豆塞聪【shuāng dòu sāi cōng】:聪:听觉灵敏。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12. 学而不思则罔【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13. 只手遮天【zhī shǒu zhē tiān】: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14. 周听不蔽【 zhōu tīng bù bì】:蔽:蒙蔽。广泛听取意见就不会被蒙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