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学生勇敢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 读山海经·其十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有资料显示是‘拏’‘拂’但很多资料显示是“拿”) 译文 我潦倒穷困漂泊落魄,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当年主父向西入关,资用困乏滞留异乡,家人思念折断了门前杨柳。哎,我听说马周客居新丰之时,天荒地老无人赏识。只凭纸上几行字,就博得了皇帝垂青。我有迷失的魂魄,无法招回,雄鸡一叫,天下大亮。【少年人应当有凌云壮志】,谁会怜惜你困顿独处,唉声叹气呢? 2.形容孩子勇敢的四字成语○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 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 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 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 挺身而出: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 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 余勇可贾:馀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 排除万难:扫除重重障碍,克服各种困难. ○ 无所畏惧: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 降龙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 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万夫莫当: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 过五关,斩六将: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 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 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 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 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3.赞美小男孩的诗句有哪些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唐代: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译文: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唐】吕岩 译文: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译文:最有趣的是小儿子顽皮、淘气,趴卧在溪边正剥莲蓬。 4、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译文: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 5、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唐代:李涉 译文: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