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妥善解决问题的诗句

1.比喻从解决问题要从根上入手的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语出杜甫《前出塞》组诗之六

附:杜甫《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2.解决问题的词语

安内攘外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不痛不痒 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明·吴炳《情邮记·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操之过蹙 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操之过急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抽薪止沸 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出谋献策 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刮骨去毒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横生枝节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3.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着手的古代名言

“枭将东徙”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

枭将东徙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 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鸠说:“那你就改一改你的叫声吧,如果你不改的话,你到了东方,东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枭将东徙”比喻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着手。

(出自刘向《说苑•谈丛》)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