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雪夜的诗句1、《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2、《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3、《除夜有怀》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译文: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5、《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2.描写雪夜的诗句【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夜雪》 【内容】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3.描写夜的静的诗句6月22日 22:59 .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描写雪夜的诗句有哪些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译文: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译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____白居易《夜雪》 译文: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____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译文: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____杜甫《阁夜》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6、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7、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____白居易《卖炭翁》 译文: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8、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____王逸《九思》 译文:寒冬腊月夜漫长,天上落雪暗无光。 9、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____李世民《望雪》 译文: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10、夜雪初霁,荠麦弥望。____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译文: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 5.关于雪夜的诗句古诗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古代描写雪安静祥和的诗句《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村雪夜坐 》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子夜四时歌》 【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喜祖三至留宿》唐.王维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洪升《雪望》: 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李花二首》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南秦雪》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晋·陶渊明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对雪二首》唐·李商隐 Ο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Ο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雪》元·黄庚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远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7.赞美雪夜的诗句《夜雪》 【作者】:白居易 【内容】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本诗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 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这首诗没有正面写雪景,而是从人的感觉、视觉、听觉诸方面写起。 感觉:首句不从正面写雪,却从感觉写起,含蓄地道出“夜雪”悄无声息地来临了。“衾”“枕”暗示“夜”字,“讶”“冷”暗传“雪”字,紧扣诗题,文笔简洁了当。 视觉:二句仍未直接让“雪”登台,又从视觉角度进一步写夜雪。 夜已深沉,夜色凝重,此时诗人举目视窗,本该漆黑的一片,却见窗户光明白亮,说明雪下得大,积得厚,正是积雪的强烈反光才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听觉:三、四句笔锋一转,从听觉角度来写。寂静的夜晚,不时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清晰的响声,可见雪下之久、之大、所积之厚。 第三句一个“重”字,是全诗的诗眼。一、二、四句都围绕这一“重”字展开,雪下之久、之大、之厚,无不落在它的身上,这一“重”字,既是诗人对雪的感知和推想,更是诗人心情的一种披露。 寒冷的冬夜,诗人心绪不佳,彻夜无眠,感觉“衾枕冷”,看到“窗户明”,听到“折竹声”,不由自主地写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感悟。 诗中明写人,暗写雪,可谓苦心孤诣(yì),独出机杼(zhù)。通篇采用侧面暗示,将雪虚笔写出,这就使得这首小诗含蓄隽(jùn)永,韵味悠长,不愧是咏雪诗中的珍品。 8.形容雪夜美景的诗词《雪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病卧湖边五亩园,雪风一夜坼芦藩。 燎炉薪炭衣篝暖,围坐儿孙笑语温。 菜乞邻家作菹美,酒赊近市带醅浑。 平居自是无来客,明日冲泥谁叩门! 《卜算子·芳信着寒梢》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帷。 微寒生枕席,轻素封阶墀。 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 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 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 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冬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客至惟清坐,真贫不是悭。 援琴排遣闷,合药破除闲。 引鹤时穿屐,逢梅一破颜。 怪来寒彻骨,夜雪冒南山。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今岁略无霜报寒,忽然一夜雪漫漫。 雪花要作梅花地,十月早梅和雪看。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9.描写“夜的静”的诗句有哪些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北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北宋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唐 王维《观猎》)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 黄景仁《杂感》)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唐 李白:《送友人》)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南宋 岳飞《池州翠微亭》)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释: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窗外风雨呼啸, 也许到了梦中,我又会回到战马嘶鸣的浴血战场。 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马儿因为认识道路,知道前面路途还很遥远,因此感到疲倦了;在树上鸣叫的蝉儿,声音都沙哑哽咽了,却仍然扯着嗓门不停地鸣叫。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好水好山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转过山头去您走远了 看不见了 只留下雪地上的马蹄印。 10.有关雪夜的诗句 古诗1、楼船夜雪瓜州渡 宋 陆游 《书愤》 2、雪窗休记夜来寒 宋 晏几道 《玉楼春》 3、夜雪初霁 宋 姜夔 《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4、夜雪初积 宋 姜夔 《鹧鸪天·辛亥之冬》 5、夜深知雪重 唐 白居易 《夜雪》 6、夜来城外一尺雪 唐 白居易 《卖炭翁》 7、夜雪卷书帷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8、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 欧阳修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9、南雁依稀回侧阵雪霁墙阴偏觉兰芽嫩中夜梦余消酒困炉香卷穗灯生晕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宋 晏殊 《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 10、雪窗休记夜来寒 宋 晏几道 《玉楼春》 11、常记东楼夜雪 宋 晏几道 《六么令·日高春睡》 12、夜来深雪前村路 宋 晁端礼 《水龙吟·夜来深雪前村路》 13、夜霜如雪 宋 晁补之 《满江红·月上西窗》 14、夜来急雪绕东堂 宋 叶梦得 《临江仙·梦里江南浑不记》 15、夜来听雪晓来看 宋 朱敦儒 《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16、一夜不知两鬓、雪霜侵 宋 向子諲 《虞美人·倚窗人似莺藏柳》 17、雪艳江天夜 宋 张元干 《卜算子·芳信着寒梢》 18、雪月交辉清夜 宋 曾觌 《西江月·焕烂莲灯高下》 19、雪林一夜收寒了 宋 范成大 《菩萨蛮·雪林一夜收寒了》 20、一夜头如雪 宋 辛弃疾 《生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