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德才兼备的人”的诗有哪些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1.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3.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4.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5.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6.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7.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8.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19.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1.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形容人德才兼备的词1.佳弟子----佳:好,优。指德才超群的晚辈。 2.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3.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4.十里挑一----形容从若干人中挑选一个,表示人才、品德、相貌出众难得。 5.又红又专----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6.千载一圣----千年出一圣人。谓圣人不常有。 7.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8.大人君子----大人:古代尊称;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备的人。 9.大家闺秀----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10.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11.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12.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13.斗南一人----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14.斗重山齐----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样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备,享有很高的威望。 15.文人雅士----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16.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17.为人楷模----楷模:榜样。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3.形容人德才兼备的词语【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 领袖后进 【拼音】: lǐng xiù hòu jìn 【解释】: 指后辈中才华出众,遥遥领先的人。 【出处】: 《梁书·王暕传》:“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 【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 古圣先贤 【拼音】: gǔ shèng xiān xián 【解释】: 圣: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人;贤:有德行的人。古时候的圣人和贤人。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八回:“试看古圣先贤,守先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光景。” 【举例造句】: 良心是古圣先贤给他制备好了的。 ★老舍《黑白李》 【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 老成典型 【拼音】: lǎo chéng diǎn xíng 【解释】: 指年老有德,深孚重望,堪为人师表。 【出处】: 明·袁宏道《书念公碑文后》:“及余归柳浪,而念公适至,老成典型,居然在目。” 【举例造句】: 这数家之老成典型,六七十岁的,英年时隽这二三十岁的,走价相约,公同一日道喜。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六回 【形容德才兼备的成语】: 上德不德 【拼音】: shàng dé bù dé 【解释】: 形容很有德行的人,不自夸其德。 【出处】: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举例造句】: 可道非道,常道无名。上德不德,至德无盈。 ★《隋书·徐则传》 4.关于德才兼备的名言孔子名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语出《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9313533语·子罕》 寒冷的季节,众树凋而松柏青翠依旧,引申指越在艰苦中越能见人的品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语出《论语·宪问》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出《论语·卫灵公》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语出《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往者不可谏,来才犹可追 语出 春秋·接舆《凤歌》 已经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正在到来的还可以补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出《论语·颜渊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语出《论语·卫灵公》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既来之,则安之 语出《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那就使他们安定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语出《论语·子罕》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寓意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语出《论语.雍也》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语出《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言必信,行必果 语出《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语出《论语·学而》 意思是说跟别人交朋友要遵守诺言,说到做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语出《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语出《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出《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或是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5.形容人德才兼备的成语【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斗重山齐】: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样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备,享有很高的威望。 【方正贤良】: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怀材抱器】:犹言德才兼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材,才能;器,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