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什么诗句可以描述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2.求,表达自己被遗忘的失落心情的诗句远古的呼唤是梦里的流浪 空虚不是全部 不必在地狱中痛苦 小桥流水落英缤纷又见灯火阑珊 谁赏月落乌啼花谢花飞飞满天 死神害怕黑暗 黑暗害怕孤单 总在独自寻找坚强 哪怕 再一次红了眼眶 穿越千年的灵魂 只为不灭的心 凋零千年的信念 只愿永不言弃 黑白的世界 无人为我歌唱 我依旧将自己照亮 世界的梦想,由我去闯荡。 黑暗的角落 杀手潜伏 死亡的白光 刺向那漆黑的心脏 此刻,跳动的旋律已终止 生命的落幕 为这污垢的世界 带走 余下的最后生机 片刻 挥下的指令 一瞬间 世界归于宁静 肮脏的血 洗尽 这无色的躯体 行尸走肉 灵魂背叛了思想 鄙视希望 血染红了心底的玫瑰 黑暗变成我我最后的归宿。 死神/游荡/灵魂/漂浮/黑暗/颤抖/心情/竟是种悲伤的传说 恒星/转动/星辰/无光/宇宙/黯淡/人类/像孩童依赖着肩膀 梦/已碎/极光掠过天边/流星降落地球 爱/不回/掩埋绝望/漆黑的血/将它埋葬 死/向往/最后自尊/世界沉淀归零 樱花消逝/笛声响起/怀念天使飘落的地方 玫瑰萧索/杀手离去/灵魂软弱哀求 我将一切冰封于此/永不回头。 孤身一人/独行/我的泪/不停/滑过苍白的脸颊 漫长的夜/远去/你的身影/不见/印在悲伤的梦里 神圣的血/洒在/我的花园/惊心/染红了心底的玫瑰 我缓缓的/离去/寂寞不再/痛心/又狠狠地刻下了泪痕 想告诉你/等你/心灵之伤/浮现/在黑暗里苦苦挣扎 我在梦里/哭泣/樱花散落/消逝/凋零的心衰竭 夜的长廊/寂静/枫叶萧萧/流浪/海的回忆遗忘 夜风里降落/我是最傻的神/流下最后一滴泪 身体开始破碎/为你弹奏肖邦的夜曲/抹去最后一丝笑 跳寂静的舞蹈/我的灵魂/死亡/捡起最后一粒碎片 笑着流泪/然后死去/灵魂不再颤抖/安详。 因为比谁都了解孤单,因为比谁都害怕孤单,所以我希望我想守护的人可以永远幸福快乐,哪怕所有的孤单黑暗我一个人扛,也无所谓,因为自己永远是被遗忘,是被抛弃的吧。我不去想身后袭来的风雨,只要他们幸福,我找不到归宿又怎样,只是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心底被隐藏的脆弱。 这些都是我写的,虽然不是专门指被遗忘而失落的诗句,我还有文章,就不给你看了,写的都是黑暗,死亡,灵魂这些比较悲伤的东西,而且我才13,只能帮你这么多了,嘻嘻 3.沉醉在古诗文的世界里 作文银白色的月光缓缓地洒满了房间,一切都显得那样的静谧。 我轻轻地翻开那本古诗词,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令人记忆犹新的画面。那画面,有恬淡,有豪放,有离愁。 使我沉醉其中,怡然自得。 他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回到故里。他安贫乐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劳动人们日益接近,息息相关。 固守寒庐,寄意于田园,超凡脱俗。 陶渊明,花之隐逸者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令我沉醉在他的淡薄渺远,恬静自然之中。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不畏权力,藐视权贵。曾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来肆无忌惮的嘲笑当时的政治腐败现象。 当受到陷害,被迫离开长安时,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感慨。李白,一代诗仙,逍遥快活,荡气回肠,使我不禁沉醉在他的豪迈,不羁之中。 他早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于李白结下深厚的友谊。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理想,但终不得志,过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他忧国忧民,在“安史之乱”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记录下来,成就了“三吏”“三别”。而晚年,面对着贫苦的生活,只得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句来感慨生命的易逝与有限。 杜甫,一代诗圣,仁爱,忧国忧民,使我不禁沉醉在他的愤懑与愁苦之中。 她,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女”,这样的一个女子,有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理想,有着双溪载不动的愁绪,直到最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月影中,我好似看到了李清照止不住的“千行泪”,感受到了李清照“凄凄惨惨”的情怀,倾听到了李清照没有半点雕琢的“万千心事”。 月影下,我沉醉在李清照“声声慢,心事知否”的无边愁绪之中。 古诗词,就像一杯用岁月酿造的红酒,时间越长,越是回味无穷。在皎洁的月光下,我静静地沉醉在古诗词的世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