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唱歌的诗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猛虎行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孤雁 2.赞美别人唱歌好听的诗句求大神帮助赞美别人唱歌好听的诗句听的诗句: 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释义】:这支曲子只应天上才有,人间哪能多次听到呢!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出处】: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释义】: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出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释义】:间关:鸟鸣声。滑:形容乐声婉转流畅。冰下难:以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形容乐声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4、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出处】:出自明代诗人袁宏道的《虎丘记》 【释义】: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形容歌声意境深远动人。 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释义】: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3.描写钗头凤的诗句《钗头凤·红酥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世情薄》年代: 宋 作者: 唐琬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zhidao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钗头凤/撷坊词》年代: 宋 作者: 曾觌华灯闹。银蟾照。 万家版罗幕香风透。金尊侧。 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 惜惜惜。春寒峭。 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 清宵寂。香闺隔。 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钗头凤/撷芳词》年代: 宋 作者: 史达祖春愁远。春梦乱。 凤钗一股轻尘满。江烟白。 江波碧。柳户清明,燕帘寒食。 忆忆忆。莺声晓,箫声短。 落花不许春拘管。新相识。 休相失权。翠陌吹衣,画楼横笛。 得得得。《钗头凤 感旧和李溉之》年代: 元 作者: 张可久芳亭饮。 仙帷寝。兰姬曾遗茱萸锦。 苍凫舄。红鸾席。 烟林凝紫,土花生碧。忆忆。 4.求一首形容歌唱得很好的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抚节悲歌,响遏行云。 孔子闻 《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磬箫筝笛遰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繁音急节十二偏,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5.描述唱歌的诗句《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汤式的《听筝》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 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 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 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 听,尽是断肠声! 、 《筝》白居易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bZ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听颖师弹琴》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郑女弹筝歌》 ·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复吹笛。 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 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 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6.形容歌唱的好的词语绕梁三日、余音袅袅、洋洋盈耳、娓娓动听、余音绕梁 一、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朝代:春秋战国 作者:列御寇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示例: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二、余音袅袅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出处:《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那箫声呜呜地响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诉;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示例:珍珠之歌随波荡漾,余音袅袅,终于完全消失。 三、洋洋盈耳 白话释义: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朝代: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00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翻译: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结尾演奏《关雎》乐曲的时间里,美妙动听的音乐都充盈在耳边。” 示例:只听她洋洋盈耳的说道:方长官您好,我代表我们董事长,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您和您的部下们今天的救命大恩。 四、娓娓动听 白话释义: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朝代:清 作者:曾朴 出处:《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示例:小红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儿。 五、余音绕梁 白话释义: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朝代:春秋战国 作者:列御寇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示例:小妞一曲唱完了,但她美妙的歌声却余音绕梁,使人久久沉浸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