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站的笔直的成语【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枉曲直凑】: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无偏无倚】:指笔直而无偏斜。 【阳秋可畏】:阳秋:原作“春秋”。《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 【众曲不容直】: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2.比喻人笔直的站着,可以说什么站的词昂首挺胸。 “昂”是抬的意思,“首”和“胸”是指人身体的部位,“挺”是挺拔的意思。“昂首挺胸”的意思是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昂首挺胸”出自: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扩展资料: 近义词:昂首阔步 1、解释: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有时形容态度高傲。 2、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四:“新郎昂首阔步,在他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 3、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的精神振奋;用于描绘人的举止、气概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昂首阔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昂首挺胸 3.表示站立的诗句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 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 4.表达“站的高望的远”的诗句有哪些表达“站的高望的远”的诗句有: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4.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望岳》,解析: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2.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解析:要想看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应当再登上一层楼。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等飞来峰》,解析: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4.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解析: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题西林壁》 解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