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念经声优美的词语晨钟暮鼓,余音绕梁。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 暮:傍晚。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 [出处]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2.形容念经声优美的词语有哪些宛如天籁 、余音绕梁 、铿锵有力 、抑扬顿挫、高山流水、三日不绝 、行云流水 、余音袅袅 、仙乐飘飘、晨钟暮鼓、余音绕梁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 暮:傍晚。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 [出处]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3.形容鸟叫声很美的诗句有哪些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杜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孟浩然)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向左 2. 3.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4. 字词注释 1. 莺啼:即莺啼燕语。 2.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8.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9.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10.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11.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12. [译文] 还在睡眠中,春天就不知不觉的到了, 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叽叽喳喳叫着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 那娇美的春花不知道被吹落了多少? 13.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4.形容琵琶声优美的成语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常跟“三日不绝”连用。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正音】绕;不能读作“rǎo”。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不堪入耳 【例句】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