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龙泉塔的诗句

1.龙泉塔作文500字从近到远写

美丽的龙泉塔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于12月25日竣工,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这就是我家乡的龙泉塔,我爱家乡的龙泉塔,我爱我的家乡!

2.描写龙泉广场的作文

春游龙泉广场

滕州市实验小学四年级九班 吴政瀚

星期六下午,天上飘着蒙蒙细雨,姥姥把我送到了龙泉广场。按照老师的安排,我们班的同学要到龙泉广场集体春游。

陆续到来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跑到广场东侧的风雨亭下避雨。这个亭子很大,它有鸟形的翅膀和跃跃欲飞的样子。我们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的广场。飕飕的东南风吹在脸上,让人感到春天的阵阵寒意。烟雨迷蒙中,龙泉塔、盘龙柱、还有墨子纪念馆都在雨中静默着。大片的草坪上、花坛里的花花草草都吐出了嫩芽,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清亮。广场上的人很少,只有双龙潭四周新绿的垂柳在不停地向人们招手。

同学们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分组,参观墨子纪念馆。

我们首先来到墨子纪念馆的综合厅。一进门,是一尊高大的墨子像。他手拿一根拐杖,身上背着行李,好像在跋山涉水,外出讲学。讲解员说,风雨兼程的形象正是他周游列国,传播墨子学说的墨子精神,这是我们滕州的骄傲。

接着,我们走进了军事厅。这里陈列着墨子发明的各式各样的武器。同学们差不多都惊奇地叫了起来。我仔细观看了墨子发明的投石车。车上有一个大勺子,是用来投石的,只要这边一用力,大勺子里的石头就能轻松投出去很远,太不可思议了。墨子发明的另一种武器是一种攻城用的车,那车后面有一根绳,这根绳只要一拉,就可以万箭齐发。还有一种大梯子,讲解员说:“那是云梯,专门用它作爬城墙用的工具。”站在军事厅,我们就像走进了当年的古战场,耳边仿佛响起隆隆的战鼓声和震天的喊杀声。讲解员告诉我们,墨子的这些发明是用来阻止战争的,他终生都在倡导“兼爱、非攻”,为世人留下了永恒的文化遗产。

我们还参观了科技厅,观看了墨子发明的小孔成像。这个发明比西方国家早一千多年,我真为我们滕州有墨子这样一位圣人而自豪。

参观完墨子纪念馆,我们又参观了汉画像石馆。馆里收藏有三百八十六块汉画石像。你别看那些石头相貌丑陋,可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讲解员带我们观看了名叫“九头兽”的汉画像石。只见石头上画的九头兽,竟有九个脑袋,它的身子像个凶猛的狮子。它正和一个野人作战,打得很激烈,真是栩栩如生。

我们最后又回到了龙泉广场,天空依然细雨朦胧,整个广场非常美丽。墨子纪念馆、汉画像石馆、龙泉塔更加巍峨壮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像墨子一样,当一位发明家,为我们的祖国争光。

邢老师新法作文工作室推荐

3.描写太行山的诗句

1、唐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元 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白话文释义: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汉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扩展资料:

1、《北上行》文学赏析: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

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

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2、《行路难》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3、《苦寒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上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寒行

4.南京琉璃塔的诗词

《报恩寺塔》

明 杜士全

雁塔长明照远垓,累层九转令尖嵬。

乍看火树淩霄汉,忽讶繁星散碧台。

震旦传灯宁待旦,如来舍利忽飞来。

迷途自此成真觉,总赖皇慈大愿开。

===========================

《登报恩寺塔绝顶》

黄之隽(清)

到眼无埃塧,苍茫入素秋。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

金碧翔霄表,虬龙压石头。

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

=====================

《大报恩寺》

康熙

涌地千寻起,摩霄九级悬。

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

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

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

5.腾州三年级作文我家乡的名胜古迹【龙泉 塔】怎么写

·桂竹园 桂竹园位于榕城区仙桥镇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紫峰苍郁、绿荫掩映,清幽别致。

拾级半山,东侧为“仙湖古寺”,西边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顶,中可容百余人,即桂竹园岩(传说迷离的“仙脚迹”便在此)。由此岩北行百余米,可见丁日昌墓,墓西为水流河水库,三面屏三,清可鉴人。

水库半山有莲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己三墓地(己三姓陈,名首,号光烈,元代清官,与任上,后人以其袍靴葬于此地)。距水流河北千米便是龙珠马寺,寺内之龙泉洞泉水长流不息,曲饶岩前,山后松茂竹修,风传雅韵,令游人驻足忘返。

·黄岐山风景区 黄岐山风景区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歧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

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有歧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侣云寺、卧云洞等名胜古迹,有“海滨邹鲁”摩崖石刻等二十余处。还有珍稀罕见的的古槐、风景秀丽的水库和岭南佳果。

是一处以山、石、林、水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自然风景区。包括3个主要景区和8个主要景点。

著名八景是:宝塔远眺、石室访泉、古亭春色、侣云钟声、栖凤卧云、竺岗晚翠、上界晨光、百鸟朝凤。登上黄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练萦绕,远眺平畴,尽收眼底,看红日西沉,百鸟归巢,余辉返照,景色动人,更显“黄岐夕翠”之美,一派南国风光,使人流连忘返。

黄岐山森林公园是一方融山、石、林、水及名胜古迹于一体、极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禁城 禁城(也称“金城”)为昔时之县衙,后曾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始建于元代,城墙用石条交错叠砌,贝灰封缝,历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几度沧桑,仍岿然屹立。

其内北城墙,尚存硕大宋榕三株,蓊郁繁荫,为禁城增色无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 揭阳县志载,禁城长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头垒筑,贝灰合缝。

那时的禁城亦叫内城,另有外城环城而筑,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如今仅存内城而已。禁城筑成之后,当时的统治者为它取了一个昵称:金城,既显其高贵煊赫,又有“固若金汤”之意。

不待说,透过这个昵称,筑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于言表的。不过,历史总是有些残酷,一些自诩为了不起的东西难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扬为固若金汤的东西,恰恰掩盖了虚怯。

史载,公元1278年,散落在粤东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阳榕城,元兵猛扑而来,迅速攻破城池,并纵火焚城,杀戮三天,榕城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据说,明天启间澄海解元谢宗的《过榕城》诗就是追写当时情况的:“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

·关帝庙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

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嘉庆七年(1579年),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占地面积5526平方米。

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

主体建筑均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

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庙又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在第二、二次东征时,曾在此中办公。

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1957年,学宫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省命名为“**同志革命活动旧址”。

历经岁月风霜的揭阳孔庙,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庙之一,成了榕城闹市之中一处世外桃源。 ·揭阳学宫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

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嘉庆七年(1579年),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

占地面积5526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

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主体建筑均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

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庙又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在第二、二次东征时,曾在此中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

1957年,学宫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省命。

6.描写石刻的诗句

姑苏台杂句(李绅)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恣妖惑。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伍胥抉目看吴灭,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

碧峰斜见鹭鸶飞。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吴乡越国旧淹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陆龟蒙)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职。及栖钟梵侣,又是清凉域。

乃知烟霞地,绝俗无不得。岩开一径分,柏拥深殿黑。

僧闲若图画,像古非雕刻。海客施明珠,湘蕤料净食。

有鱼皆玉尾,有乌尽金臆。手携鞞铎佉,若在中印国。

千峰残雨过,万籁清且极。此时空寂心,可以遗智识。

知君战未胜,尚倚功名力。却下听经徒,孤帆有行色。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