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邓稼先敬业的诗句悼邓稼先 张爱萍 踏遍戈壁共草 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和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译文: 踩遍戈壁一起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干重关, 这些努力奋战自然应当先, 捷报频频年传。 瞧不起和讹诈, 华夏创新篇, 你看名利如粪土, 允许自己国家的威严壮丽河山, 功勋泽人间。 扩展资料 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参考资料来演:百度百科-邓稼先 2.评价邓稼先思想的诗句有木有(速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 顾炎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 诸葛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 这些古诗句都可以用来评价邓稼先的思想。 附:张爱萍悼邓稼先词 1.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2. 西北望长安, 常思量, 狼烟何未散? 嗷嗷小犬吠长夜, 啾啾恶鹰窥南岸。 天下多恶行, 永不忘, 宝剑需常伴! 幸我得稼先, 沥碧血, 十年铸干将。 青芒百丈映九天, 肖小魑魅敢近畔? 愿我华夏族 图宏志 龙旗展八方! 3.评价邓稼先精神的古诗文《邓稼先》中心思想 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逗两弹地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第一部分(从逗任人宰割地到逗站起来了地) 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列举大量的事实,叙述一百年前中华民族的耻辱.然后笔锋急转,镜头拉回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叙述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从逗任人宰割地到逗站起来了地这一鲜明的对比构成了文章不平凡的引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章的主人公出场了.作者对邓稼先的第一个评价就是逗对这巨大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地逗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地.这样,文章就把人物和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邓稼先的一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而作者选取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回国后的28年间逗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地的情况.这是与中心相一致的.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从地位、成就、个性、为人等方面进行对比,用以表现主人公的个性和品格.通过对比,作者得出结论:逗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地.这就点明了主人公个性形成和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为了证实美国人说的话是谣言,邓稼先亲自请示了**.据有关材料记载,当时**说:逗请你转告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地这就是后来邓稼先给杨振宁的那封短信的内容.事情虽然不大,但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主人公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如果说第四部分是从一件小事上见精神,那么第五部分就是通过一句话突现人物个性.作者先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然后用两个疑问句启发读者联想,邓稼先他们要征服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这是从面上写.接下来,作者从点上选取这样一个事例:逗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地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逗两弹地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 作者选取写给邓夫人许鹿希的电报和书信中的几段话作结.一、二两段,以挚友的身份来赞颂邓稼先忠诚纯正和无私的品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邓稼先的敬爱之情.三、四两段则从更高层次俯视邓稼先的一生.他认为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认为逗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地因为他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性格和品质. 4.《邓稼先》中描写邓稼先品格的句子(所有).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