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境界极高的词语形容境界极高的词语有: 【八窗玲珑】: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有天地非人间】: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不死不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蝉蜕龙变】: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超凡入圣】: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脱俗】: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超神入化】:神:神妙;化:化境,极高的境界。形容文艺、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 【超世拔俗】:超出当代,不同凡俗。形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等境界极高,当世罕见。 【出尘之想】:尘: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诗文字画的意境、风格不同流俗。 【出凡入胜】: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大雅之堂】: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登峰造极】: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登高博见】:站得高,看得远。比喻思想境界高,则视野开阔,眼光深远。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归全反真】:回归到完善的、原本的境界。 【归全返真】:回复到完满的本原的境界。 【濠上观鱼】:庄子与惠施在濠水边上看鱼,对鱼之乐是否可知进行辩论。比喻悠闲自得和超凡脱俗的情趣和精神境界。 【喝西北风】:原作“吸风”。指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 【灰身灭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灰身泯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纪渻木鸡】:纪渻:人名。纪渻养的斗鸡,看上去就象一只木鸡。比喻一个人的修养超过了一般人的境界。 【金丹换骨】:比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苦乐之境】: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另有洞天】: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 【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六根清静】: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2.描写境界的诗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在《文学小言》一文中,王国维又把这三境界说成“三种之阶级”。并说:“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王国维所引词句第一为晏殊《蝶恋花》,第二为柳永《蝶恋花》,第三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描写境界的诗句有哪些《霜天晓角》宋代:赵希{青彡}姮娥戏剧。 手种长生粒。宝干婆娑千古,飘芳吹、满虚碧。 韵色。檀露滴。 人间秋第一。金粟如来境界,谁移在、小亭侧。 《偶题阁下厅》唐代:白居易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洞仙歌》宋代:吴潜冠儿遍簇,那时人道瘦。 玉斝琼卮劝君酒。是清凉境界,露湿烟凝,香更重,非是沈檀合就。 四窗花满砌,争似家山,橙蟹将肥重回首。花亦为君怜,草木禽鱼,相思处、莫如乡旧。 更西风、溪莼与江鲈,想别墅樵渔,费他侦候。《蓦山溪》宋代:向子諲瑶田银海。 浩色难为对。琪树照人间,晓然是、华严境界。 万年松径,一带旧峰峦,深掩覆,密遮藏,三昧光无碍。 金毛狮子,打就休惊怪。 片片上红炉,且不可、将情作解。有无不道,泯绝去来今,明即暗,暗还明,只个长不昧。 《西江月》宋代:张伯端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 又与愚人何异。 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 能将慧剑斩魔魑。此号如来正智。 4.形容“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境界“的古诗有什么形容“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境界“的古诗有1.偶题阁下厅唐代:白居易静爱青苔院,深宜白鬓翁。 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飏幕风。 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2.洞仙歌宋代:吴潜冠儿遍簇,那时人道瘦。 玉斝琼卮劝君酒。是清凉境界,露湿烟凝,香更重,非是沈檀合就。 四窗花满砌,争似家山,橙蟹将肥重回首。花亦为君怜,草木禽鱼,相思处、莫如乡旧。 更西风、溪莼与江鲈,想别墅樵渔,费他侦候。3.沁园春宋代:陈著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闻君礼佛日千。 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 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边。4.水调歌头宋代:沈瀛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 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5.西江月宋代:张伯端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 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魔魑。 此号如来正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