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冷静看待事物的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形容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成语形容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成语: 1、宠辱不惊 【拼音】: chǒng rǔ bù jīng 【解释】: 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 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举例造句】: 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淡然处之 【拼音】: dàn rán chǔ zhī 【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举例造句】: 我们对此不能淡然处之,要引起高度重视。 3、泰然自若 【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解释】: 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举例造句】: 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3.形容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成语形容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件事情的成语:1、宠辱不惊 【拼音】: chǒng rǔ bù jīng【解释】: 宠:宠爱。 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处】: 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举例造句】: 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淡然处之【拼音】: dàn rán chǔ zhī【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举例造句】: 我们对此不能淡然处之,要引起高度重视。3、泰然自若【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解释】: 自若:象平常一样。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处】: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 《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举例造句】: 施天福坦率地注视郑成功,泰然自若地摇头。 4.形容平常心的词语有哪些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 泰然处之【tài rán chù zhī】 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 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ú jīng】 1、安之若素【ān zhī ruò sù】 释义: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出自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还出自于《庄子·徳充符第五》: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2、泰然处之【tài rán chù zhī】 释义: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处事方式 3、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平:安定。心情平静,态度温和,语气平和。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情绪。指不急躁,不生气。语出 宋 程颐 《明道先生行状》:“ 荆公与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例句:《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姑娘这段话,说了个知甘苦,近情理,并且说得心平气和,委屈婉转。” 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老刘总是那么心平气和的,我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在考虑大事时,必须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4、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释义: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贬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出自于 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例句:陈残云《山谷风烟》第32章:“他想不到,当日那个愁眉苦脸、逆来顺受的堂弟妇,如今变得那么威严和泼辣。” 5、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ú jīng】 释义: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出于《新唐书·卢承庆传》:“ 承庆 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 承庆 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 承庆 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示例:不过他经历的大风大浪太多,虽然未到~,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淡然置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5.写豁达对待的诗句关于“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有 1.《满江红·浪蕊浮花》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浪蕊浮花,当不住、晚风吹了。微雨过,池塘飞絮,一帘晴画。寂寂山光春似梦,依依草色熏如酒。近新来、怕上小红楼,凭阑眺。心事阻,诗情少。东皇去,良辰杳。想故园闲趣,水村烟柳。此日鹃声天不管,当年燕子人何有。叹江南、离别酒初醒,频回首。 2.《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934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3.《蝶恋花·梨叶初红婵韵歇》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梨叶初红婵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彻。谁教社燕轻离别。草际虫吟秋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4.《临江仙·小靥人怜都恶瘦》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沈思欢事惜腰身。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夕阳依旧倚窗尘。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5.《赠妇诗》 年代: 汉 作者: 秦嘉 皇灵无私亲, 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 少小罹茕独。 既得结大义, 欢乐苦不足。 念当远离别, 思念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 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 中驾正踯躅。 浮云起高山, 悲风激深谷。 良马不回鞍, 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 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 恩义不可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