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诗句中飞扬跋扈形容谁

1.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原作] 唐·杜甫《赠李白》 秋天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今译] 无限量的饮酒,无节制的放歌,白白消磨了岁月;恣纵不羁,怀抱高远,又有谁来赏惜你的勃勃雄心? [赏析] 《杜诗镜诠》引蒋弱六的评语,说“是白(李白)一生小像,公赠白诗最多,此首最简,而足以尽之”。这二句以遗貌取神的手法,写作者对李白痛惜赏爱的挚友之情。

“痛饮狂歌”,概说李白千首狂歌、一杯痛饮、放荡不羁的诗酒生涯;“空度日”,点出如此生涯,对李白来说,乃是一种基于身世落拓堪悲的内心痛苦。“飞扬跋扈”,“扈”据《说文》:“尾也”,“跋扈”即泼动的大鱼之尾,此四字,指李白渴望舒展怀抱的神情心态;“为谁雄”,是哀怜这位绝世天才无法用世的广大寂寞。

全联着力以心灵与感情来突出对象,而不为琐琐往来之事迹所拘,表现了作者对李白心心相印、痛之弥甚、爱之弥深的深厚情谊。在句式上,这两句运用自对与互对并重的手法,如“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空度日”对“为谁雄”,使全联在“语平意侧”中,显露出“流动之致”(见《杜诗详注》)。

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句诗说的是李白,出自杜甫的《赠李白》。

《赠李白》

唐代: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拓展资料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什么意思

1. 秋天我与你相逢时,你还像飘蓬一般云游四海;你在求仙炼丹方面未有大的成就,内心一定会觉得愧对炼丹大师葛洪。壮志难酬的你,只能在饮酒和狂歌中虚度春秋;你不守常规,狂放不羁,但在我眼中,当世之雄,除了你还有谁呢?

2.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只有知己才会这样一语中的,杜甫是深刻地体察了李白的无奈,愤怒的内心世界,为谁雄,其实也就是谁为英雄?也就是说虽然纵酒狂歌,看似颓废,其实在杜甫的心中,李白就是英雄。杜甫和李白虽然说性格异,但对国家的强烈的热爱、对世间人情清澈的洞察力、对诗歌文学接近于疯狂的向心力,让他们结为至交。朝庭昏聩,官场腐朽,处于这样的时代,酒无疑是最好的销愁良药。对于俗人,酒能乱性,但对于李白,酒只会让他更清醒自己的处境和自己的痛苦,只有痛苦,才会清醒。清醒于自己的理想,信仰,不致于随波逐流

3.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一诗的最后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李白的性格气质,真是妙哉。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