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赞美花木兰的诗句1、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出处】:唐 杜牧《题木兰庙》 【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2、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出处】:唐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紫色的花苞绽开了,吐出了美艳的花瓣,其怒放之态,如同一座精巧玲珑的建筑被“拆”开了;柔嫩、洁白的花朵,如同施了脂粉的女郎细腻丰腴的肌肤,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改变着形态。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出处】:南北朝 佚名《木兰辞》 【释义】: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4、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出处】:唐 韦元甫《木兰歌》 【释义】: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5、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出处】:唐 李商隐《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 【释义】:早上冰冷的洞庭湖水啊寒气直冲云霄,那扬帆疾驶的航船啊天天送走远去的旅人.我几次登上木兰舟啊向远处凝望,却不知道原来这船儿啊取材于木兰花。 2.赞美花木兰的诗句木兰歌 作者:韦元甫 唐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3.体现花木兰个性的语言[编辑本段]主要事迹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歌,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编辑本段]木兰诗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大意: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评: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前期,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晋未年曾被封为代王,后为苻坚所灭。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 这时立国已一百余年的北方游牧大国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断南侵,北魏政权便多次“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与柔然大战。 花木兰 战争产生英雄,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却有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在《木兰诗》中开头就说明了当时的军情紧急:“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可汗就是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 鲜卑族在那个时期世代为军户,花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是一个好女儿,替父从军的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 花木兰就要出征了,她“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她早晨告别爷娘,晚上就宿在了黄河岸边,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 4.赞美花木兰诗句白居易戏题木兰花一紫房日超胭脂折,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二腻如玉脂涂朱粉,光是金刀剪彩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唐.杜牧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唐.李商隐木兰花诗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明.曹琏诗题商丘诗亳上商丘绕故宫,荒台古墓冷秋风。 火星有庙应分野,金果无园发旧丛。代父尚看传孝烈,死固犹复许孤忠。 悠悠往事空留迹,尽在行人感慨中。 清.徐作肃题木兰祠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清.陈文组题木兰祠闻说蛾眉勇冠军,弯z弓跃马建殊勋。 十年血战生全父,一片贞心死谢君。别有英称崇庙号,不劳彤管写灵芬。 西川更忆黄崇嘏,千古双奇武共文。清.杨文淳题木兰祠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 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将军从军十二年,迷离扑朔草如烟。 归来且喜高堂健,持壁还亲更可怜。清.查岐昌题木兰祠帕首弓腰出阁姿,苍凉营廓纪完碑。 俯怜弟妹辞家远,爷答君亲矢节奇。世上几曾留姓氏,人间那复辩雄雌。 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雍正〈完县志〉吕法曾木兰祠诗徒倚荒祠古树旁,车流曲水自汤汤。 城边日射熊旗影,天际星摇宝剑光。直到回时惊伙伴,知从去时谢花黄。 只今闾里崇祭祀,千古英雄一女郎。雍正〈完县志〉董廷晋题木兰祠诗谁云生女不如男,万里从军一力担。 朱扉日月如重镏,森大干戈比旧探。柔质几会沽重禄,大名会且壮雄谈。 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雍正〈完县志〉卷王淑题木兰祠诗闺阁奇英亦有佬,独君代父把征鞭。 远征汹汹强寇畏,归家蔼蔼暮亲怜。如依塞月三千里,一着戎衣十二年。 陷阵归来无遗相,若惜闺身向犹全。民国〈完县新志〉文征卷下前人浦阳千载水冷冷,孝烈将军几度经。 庙貌未消君父恨,一腔热血壮丹青。唱凯归来弱弟迎,叙环出示万人惊。 至今松柏皆环向,似与将军诉不平。民权〈完县志〉赵阑木兰祠将军忠孝两双全,墓畔因栽十顷莲。 叶出伞遮江底月,花繁锦砌水中天。潘妃举步留金蕊,君子清香送画船。 一片朱华娇欲语,江南江北让兹妍。河南大学教授于安澜题木兰祠侨装代父出从戎,卫国胸怀不世雄。 奋斗十年靖塞寇,艰辛百战建边功。郎官厚赐谢明主,匹马还乡侍耄翁。 忠勇永垂民族史,千秋中外仰英雄。河南大学教授朱绍候赞木兰替父从军豪气生,报国杀敌誓出征。 扑朔迷离十二载,巾帼英名留虞城。河南大学教授高文题木兰祠二首一朝辞暮宿黄河北,跃马弯弓黑水南。 代父从军逾十载,谁谓女子不如男。二荣勋十二出群材,齿剑如归气壮哉。 营廓年年春草绿,弓人萧鼓上香来。河南虞城马俊华颂木兰十二绝木兰,代父从军十二载,因赋绝句十二首,歌以敬之。 一、边关惊传胡马嘶,代父从军媲丈夫。横槊当关百战后,凛凛英风壮九州。 二白天铁骑逐塞尘,梦里膝前戏娘亲。百战不卸锁子甲,九死一生壮国魂。 三抛机从戎就 鼓,跃马黑山春风舞。十年长剑倚天外,百万胡骑漠北走。 四挥戈燕蓟暗黄云,夜巡边关惊雁群。剑指绝域烟尘灭,国人谁识女将军。 五幽燕飞马系女魁,昔有昭君出塞悲。琵琶曲曲千古恨,青冢哪有侠骨威。 六金檄嘶哑大河封,铁衣寒光夜巡营。十年血战谢君命,一片忠心为国宁。 七机杼房里贴花黄,北国沙场闪剑光。九州父老崇祭祀,千古英烈一女郎。 八荣功不受明堂勋,固辞归里奉双亲。高标风范千古赞,闺阁奇英殊无群。 九京师国防运帷幄,战马征衣未曾收。将军莫憾当年事,燕蓟早已归版图。 十凯归中原父老迎,闺装出见伙伴惊。漫说巾帼无勇将,千古敬重女英雄。 十一枕戈待旦长城尊,莫让歌声压鼓音。孝烈祠上天边月,悠悠高悬报国心。 十二千年古祠今重建,木兰浩气冲宵汉。喜有新秀接长缨,不许胡马嘶长安。 河南虞城 吴中立题木兰像战马嘶嘶旷野茫,金甲宝剑耀寒光。征途万里关山道,谁识将军是女郎。 河南虞城刘绶符赞巾帼英雄花木兰一替父从军勇戎边,奇女英雄载史篇。戎马生涯十二载,辞封侍亲回故园。 二闺秀英武扮男装,剑指边关放寒光。疆场征战显身手,关山硝烟不起扬。 河南虞城刘西亭江成子.花木兰颂从军代父意何雄,别娘翁,执弯弓。涉水登山,戴月赴兵戎。 踏破重关三万里,豪气足,贯长虹。冲锋陷阵战胡兵。 勇谋宏,伏苍龙。十有二载。 为国立奇功。拒赏归田,奉双亲。 芳百代,九州崇。七律·题《木兰从军》邮票方崇元 花木兰,据《河南通志》记载:“木兰,宋州人,姓魏氏。” 木兰祖籍为今商丘市虞城营廓镇。 中州巾帼世称雄,十载戎机赫赫功。 秣马黄河安朔漠,横枪燕地靖边烽。 角声吹月霜天白,剑气冲云汉帜红。 脱下战袍还本色,尧天千古唱精忠。 5.描写花木兰的佳句木兰花的诗词 作者:李煜 [唐]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闲,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蹋马蹄清夜月。 题木兰庙 【唐】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木兰祠赛神曲 【明】何出光 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娇娇媲丈夫. 挥槊当关百战后,堂堂正气至今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