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意思是:有位卖炭的老翁,在中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人和牛都疲乏了,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两位得得意洋洋的骑马的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随从。手里拿着诏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2.关于古诗的作文古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有了??O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坚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 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我们大家,都该如此。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3.古诗日记与体会请问楼主是做什么用的啊,老师给的作业吗,(日记与体会要自己写的哟。)让大家来看一首词吧! 叶清臣词 贺圣朝·留别 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清臣词作鉴赏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北宋首都汴京留别友人之作。 全词以别易会难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虽然还是以词家习惯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描写离愁,但设想奇特,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颖巧妙的感觉。词人设想“春色”总体为“三分”,而其中的“二分”是“愁”,“一分”是“风雨”。这样,此时此刻的“春色”就成了“愁”与“风雨”的集合体。而此处的“风雨”,只是表象,实质上是明写风雨暗写愁。 这里写“风雨”,用的就是这种以景写情的笔法。所谓三分春色实际上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其友情之深,离别之难,不言而喻。作者用笔,貌轻实重,饱和了作者的全部感情,确实是情景交融、情深意长。苏轼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大约即是从此处脱胎。 此词语言刚健,笔调雄浑,怅惘的别情背后,透露出一股豪迈开朗的气息。词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句,为苏轼《水龙吟》“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以及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蓝本。 4.诗歌朗诵会后感两百字日记今天,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学院路上的钱塘外国语学校的大会堂观看《永恒的长征 诗歌朗诵会》。 走进大会堂看见的是彩色的窗帘,好似我们就在那彩虹中观看诗歌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们离开了大会堂。 我觉得我很感谢今日早报和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给我们这次机会,能让我们更了解长征路上的苦。红军长征已过去了七十年,但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地留 在人们心中,鼓舞着我们每一人。 红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最值得我们纪念,也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在长征路上发生许多生死离别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在那个遥远的战场上,为革命信仰而牺牲的战士是光荣,是伟大的,永远不会轻易屈服在敌人跟前。 夏明翰写过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说的好,红军们是伟大的,是洁白的。都是龙的传人。 5.学校古诗大赛的日记“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的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因为老师说这节课要进行古诗词比赛。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老师进来。 比赛开始了,老师首先让我们齐声背诵了几首古诗,然后开始一个一个人地背诵。我听着同学们一个个流利地背过了,离我背诵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的心越跳越快。但时间好像也越走越快。“啊,时间,你慢点走啊!我还有好几篇古诗没背熟呢!” 可时间偏偏不听我的祈祷。啊,轮到我了。我站了起来,脑子里一下子一片空白。“竹石”,老师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竹石,清,郑燮,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 咦,不对,怎么背成“石灰吟”了?重来。“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暮江吟”,老师又说。哦,“暮江吟,唐,唐,唐,”唐什么呀?我苦思冥想,但就是想不起来,幸亏同桌及时伸出了“援手”,“白居易,白居易。” 哦,白居易!“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好,请坐,下一位。”老师的声音还是那么清脆。我坐了下去,叹了口气,接下来,我可没心思了,后来发生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只听见老师说了声“下课”。 啊,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古诗词比赛。下课了,我的耳边还回荡着同学们流利的背古诗的声音,还回荡着老师那清脆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