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姐梅喻人

1.古诗词中“姐姐”的意象

1;[方]∶同本义。古代蜀人称母为姐

蜀谓母曰姐。――《说文》。段玉裁注:“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

2:女兄。同父母或只同父或同母;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

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吴曾《能改斋漫录》

又如:大姐;二姐;姐妹;姐弟

3:称本族或亲戚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的(不包括称为嫂的)女子 如:表姐;堂姐

尊称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女子.如:姐妹;李姐;张姐

4:对一般同辈女性的敬称 。如:李二姐;张四姐

5:指妓女

常言“姐爱俏,鸨爱钞。”――《警世通言》

桂姐连日在家伺候姐夫,不见姐夫来。――《金瓶梅》

1:( 本义:姐姐)

姊,女兄也。――《说文》

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尔雅》

遂及伯姊。――《诗·邶风·泉水》

阿姊闻妹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2:又如:姊丈(姐姐的丈夫);姊夫(姐姐的丈夫);姊弟(姐姐和妹妹或姐姐和弟弟);姊儿(对妓女的称呼)

3:指母亲

如今之所谓者,若中州名汉,关右称羌,易臣以奴,呼母云姊。――刘知几《史通·杂说中》

2.古诗词中的杜鹃啼血

1、杜鹃啼血猿哀鸣唐白居易 《琵琶行》2、杜鹃啼血宋贺铸 《子夜歌·三更月》3、杜鹃啼血五更残元虞集 《一剪梅 春别 花草粹编七》4、杜鹃血尽啼未歇宋陆游 《初夏》5、杜鹃啼血哭神州近代弘一 《秋柳》6、杜鹃啼血千山紫近代宁调元 《清明忆亡友姚宏业》7、杜鹃啼血诉春归宋朱淑真 《春归五首 其一》8、却恨杜鹃啼血处宋柴随亨 《寄叠山谢年丈》9、杜鹃啼血花可怜宋仇远 《巴东西》10、杜鹃吻血啼未乾宋仇远 《送春寄友》11、杜鹃啼血染香缯宋葛立方 《题卧屏十八花·海棠》12、杜鹃啼处血成花宋寇准 《句》13、杜鹃啼血滴花红宋释如净 《偈颂三十八首》14、杜鹃啼血满花枝宋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15、杜鹃啼血染山花宋释祖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16、杜鹃啼血滴岩红宋舒岳祥 《寒食书怀二首2》17、杜鹃啼血又残春宋宋无 《春闺》18、杜鹃啼处花成血宋叶维瞻 《西阳岭》19、杜鹃啼血溅莓苔宋易士达 《杜鹃二首》20、杜鹃啼血诉春归明谢五娘 《春暮》21、杜鹃啼血吻欲枯明袁宗 《夜游曲》。

3.古诗文中“汗青”指代

1.汗青 (hànqīng):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也用汗青借指史册

你问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是什么意思吗?

在这首诗中汗青就是史册的意思。

2.桑梓:“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梓构想于1998年形成,原引于《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典故中。

桑梓指的是房前屋后的桑树和梓树,后被引喻成家乡。

3.须眉

须眉就是胡子和眉毛,都是男子的特征所在。《汉书·张良传》有“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的说法。借指男子,《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裙钗。”后来的人就把男子比作“须眉”了。

4.巾帼 “巾帼不让须眉”中”巾帼”

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魏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5.布衣 《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

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

阅读古文甚至近来作品时,都可碰到“布衣”一词。“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

请采纳。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