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先抑后扬的诗句

1.先抑后扬的古诗有哪些

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首诗同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词的上阕先喜(“风老”三句)后忧(“地卑”二句),再喜(“人静”三句)再忧(“凭栏久”三句),回环跌宕。下阕,“年年”三句,仍写苦情。“且莫”两句,似可求得快乐,不觉一喜。但“憔悴”三句又是一片苦情。既始终得不到快活,求不到解脱,那就还是“醉眠”的好。满腔的仕途失意的愁苦忧怨就这样在一抑一扬之间推上了高峰。

还有许多诗歌中都存在欲扬先抑的用法,如《琴台》(杜甫)、《登快阁》(黄庭坚)、《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菩萨蛮》(韦庄)等等.

2.欲抑先扬 的诗歌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诗的前四句颇似军中谣谚,强调将军领兵的关键在于士气要高昂、作战要有方略。后四句诗人即直抒胸臆,认为国家拥有强兵的目的是为了守土安邦,而守土并不是为了杀伐。为了制敌而射马,为了破敌而擒王,只能进行不得已的杀伤。这一切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以大肆杀伐为乐事,表达了诗人反对统治阶级发动侵伐异邦的战争的愿望。

全诗各句均为议论,这在古诗中是较少见的。诗人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先讲如何练兵用兵、如何克敌制胜,再讲如何进行战争,为何要减少杀伐。诗的最大特色。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