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的诗句

1.夸孩子懂事的古诗句有哪些

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译义: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宋代辛弃疾

译义: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译义:好奇的孩子见了我都不认识,笑着问:“老人家,您从哪里来。

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观游鱼》唐代白居易

译义:闲着没事正在鱼池边散步看鱼,见到了儿童在船上钓鱼。

5、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农家》唐代颜仁郁

译义:半夜叫醒儿子乘着天刚亮去耕田,孱弱的牛没有力气,慢慢艰难的前行。

6、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唐代吕岩

译义: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7、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宋代雷震

译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8、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牧童词》唐代李涉

译义: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9、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译义: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10、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牧竖》唐代崔道融

译义: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2.形容一转眼孩子就长大了的古诗词有哪些

形容一转眼孩子就长大了的古诗词如下:

1、《回乡偶书》 二首

贺知章 (唐代)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代)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3、《田家》

郑獬(北宋)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

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4、《牧童》

吕岩(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5、《劝学》

颜真卿(唐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回乡偶书》二首

搜狗百科—《题都城南庄》

搜狗百科—《田家》

搜狗百科—《牧童》

搜狗百科—《劝学》

3.描述孩子懂事句子

1. 从前,有一家人,父母早亡,只剩下兄弟四人相依为命,老大沉稳、老二勤劳、老三聪明、老四因为太小不懂事,所以,依赖性极强。可是三个哥哥从不嫌弃他,处处为他着想。渐渐地老四成长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2. 妹妹是个特别聪明懂事的孩子。

3. 小明十分懂事,在业余时间卖报纸来贴补家用。

4. 说起小明,邻居无不认为他是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

5. 王奶奶逢人就夸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

6. 星期天的早晨,小明跑完步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在洗一大堆脏衣服。汗水正从妈妈的额头上不停地流下来。小明心想:妈妈真是太辛苦了,我能帮妈妈干些什么活儿,让妈妈休息休息吧。想到这儿,小明赶紧跑到屋里,倒了杯茶端来给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喝点水,衣服让我来洗吧。”

7. 他在学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8. 小明从不惹事生非,处处小心谨慎,大人都夸他懂事。

9. 自从他懂事后,他就再也没有对妈妈发过脾气。

10. 虽然我是个小孩子,但是我已经很懂事了。

11. 孩子长大了,懂事以后,慢慢地就知道体谅我们的不易了。

12. 小明懂事地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13. 虽然小明有时很顽皮,但是他也很懂事。

14. 为了让父母对他刮目相看,他心血来潮地用电炉烧水,以表现自己的懂事。

15. 这孩子学习好,又很懂事,村里的人都交口称誉。

4.形容孩子长大了我老了的诗句

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唐代: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3、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宋代: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译文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人。

春风得意前途亮。如今好友相继离去,忧愁疾患催人朽。

想起了往事,倍觉光阴流转如此迅速。鬓发虽已经变成了白色,但是我的心没改变,如今在酒席前仍把酒杯端起。

旧曲重听心里觉着耳熟,就好似当年醉里听。4、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译文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

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没想到我们已分别廿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

相分别是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5、一剪梅·舟过吴江宋代: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渡 一作:度。桥 一作: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