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男的很容易被外界影响的成语玩物丧志wán wù sàng zhì [释义] 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语出] 宋·朱熹《近思录》:“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正音] 丧;不能读作“sānɡ”。 [辨形] 志;不能写作“质”。 [近义] 不务正业 [反义] 业精于勤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他整天只是提笼架鸟;东游西逛;~;那是很危险的。 2.形容不受旁人干扰的成语心如止水 (汉语词语) 编辑 心如止水,意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语出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 中文名 心如止水 外文名 One's mind settles as still water 出 处 《祭李侍郎文》 注 音 xīn rú zhǐ shuǐ 释 义 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3.表示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尘世影响词或成语表示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尘世影响词或成语:超凡脱俗 、心如止水、超然物外 。 1、超凡脱俗 []拼音]:chāo fán tuō sú [解释]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近义词 ]超尘脱俗 [ 反义词 ]俗不可耐、平淡无奇 [举例]王朔《给我顶住》:“是你把她抬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与尘世欢乐绝了缘。” 2、心如止水 【拼音】: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例句】: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古井无波。 3、超然物外 【拼音】:chāo rán wù wài 【释义】: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例句】: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说风凉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