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吟咏小草的古诗词

1.白居易吟咏小草的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

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

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

(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

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白居易吟咏小草的诗句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3.古诗集(小草)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题邻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点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杖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上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古代美诗词

1、草长莺飞二月天 2、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5、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6、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7、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9、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1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 详细出处参考:/htm/2012116/3778。htm 1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4、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赋得古草原送别 】白居易 16、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1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8、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9、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20、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21、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22、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23、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24、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5、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2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30、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31、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32、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 详细出处参考:/htm/2012116/3778_3。

htm。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