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虚伪,假的诗句1、塑佛塑形难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近代·萧梦霞《集俗语》 译文:塑造佛像塑造模型难以塑造其中的骨头,了解一个人看到他的脸却不知道他的心。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代解缙《对联》 译文:长在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嘴尖皮厚,中间是空的,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译文: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4、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译文: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5、塑佛塑形难塑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近代·萧梦霞《集俗语》 译文:塑造佛像塑造模型难以塑造其中的骨头,了解一个人看到他的脸却不知道他的心。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译文: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2.关于竹子比喻人的句子1、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2、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着山区人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3、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吮吸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们探出了黄花花的小脑袋,向大地展示着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4、雾霭的天来到这里,烟波浩渺,露水浸透了你的心扉。神神秘秘的雾岚中,一座座飘渺的山峰,像一个个羞涩的竹海妹,演绎神奇梦幻的浪漫情调。 5、它们迎着春风,贪婪的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6、他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可爱极了。 7、山上长满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发了芽,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好像起伏着的大海的波涛。 8、晴朗的天来到这里,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漫天彩虹快乐地跳起舞蹈,笑逐颜开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9、飘雨的天来到这里,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人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荡涤了奔波的尘埃;叮叮咚咚的泉水,流淌出一曲曲与心灵对唱的歌谣。 10、你看那片细细密密的竹林,四季常青,一根根轻盈细巧,未曾出土先有节,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3.形容人虚伪的古诗句有哪些1、《咏针》 清 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2、《泊秦淮》 唐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杂作》 明 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5、《白鹭》 宋 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斋》 你也反腐败,他也反腐败, 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总比两袖清风更可爱。 台前发宏论,幕后发邪财, 几分庄严、几分虚伪、几分坚定、几分徘徊、 此中奥妙,谁能解得开。 7、《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9、《七步诗》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咏史》 晋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4.形容“人虚伪”的古诗词有什么题长安壁主人 唐代: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释义: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揭露出金钱对人情世态的“污染”。黄金一直是古代社会的硬通货,而金钱换“友谊”的事情无论古今都不乏其例。早在西晋,鲁褒就深刻地指出:“舟车上下,役使孔方。凡百君子,同尘和光。上交下接,名誉益彰。”(《钱神论》) 2、“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形象地勾画出长安壁主人虚情假意的笑脸和冷漠无情的心。“然诺”是信义的标志,金钱是欲望的化身,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沟壑永难填平,这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本然而终极的顽疾。“悠悠行路心”正指向这个本性,“悠悠”两字,形容“行路心”,十分恰当地表现出这份本性长久而自然地生长于世人心中。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口气,对人的讥刺不露骨而能达到鞭挞入骨的效果。 3、文学是社会的一画镜子。这首诗言浅意深,富有哲理意义,反映了唐代社会世态人情的一个侧面。 5.竹子在古代诗歌中表达哀怨情感的诗句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6.关于竹子的诗句消极评价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据说,有一个才疏学浅的秀才,不相信穷苦家庭出身的解缙会作对联,便讥讽地念了一副俗联:“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并要解缙评价。解缙见秀才这等浅薄还想奚落人,随口念了一副对联赠给秀才。秀才听了,面红耳赤,灰溜溜地逃走了。**同志引用的正是解缙回敬秀才的这副对联。 不过这只是传说罢了,相信只是俗语,不知名的人创作的,最后用来附会在大才子解缙的身上。 后来**引用了这一副著名的对联,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引用来教育那些只会夸夸其谈,无真才实学,不讲求实际的干部。那么,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呢?原来是少年时代就擅长作对的明朝学者解缙。 这副对联,妙就妙在作者用比喻的方式,给那些不学无术,冒充斯文的人画了一幅漫画像。同时,字字对得十分工稳,通俗易懂,恰如其分。 7.描写竹子对人们无私奉献的诗句和对联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