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文教学一、古诗教学基本模式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分六步进行: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二)、介绍背景,知诗人。(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二、古诗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如:今天马老师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就像孙老师执教的《长征》,“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八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七律诗”板书课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像今天的马老师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孙老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红军长征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 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 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马老师在让学生明诗意这一环节,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读懂前两句诗,再通过朗读感悟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紧接着就放手让自学第二句古诗,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情适当的进行概括和提升。 孙老师那句句概括提升的言语更是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升华。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 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 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 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 2.大连中小学教育机构大全学大教育很不错,我去过,老师很有耐心的。 冲刺学习法:(1)阅读冲刺。在限定时间的最后一刻,或阅到尾声即将结束时,集中精力再读一段或坚持读完。这最后一刻,虽然阅读速度较快,但学习效果却可能更好;(2)记忆冲刺。例如背诵古诗文或外语单词时,在限定结束时间的最后几分钟集中强化记忆或超量记忆背诵,会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效果. 大连学大教育各校区免费咨询电话 【阜新细河区】 阜新解放路学习中心一400 8105 006转1061 【甘井子区】 华南学习中心一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60 【沙河口区】 马栏广场校区一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56 沙河口学习中心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57 黑石礁学习中心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59 【西岗区】 西岗乐购校区一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55 【中山区】 中山学习中心一一一一400 8105 006转1058 给您推荐个论坛吧,52求学网论坛,里面有很多免费的学习资料,也有很多家长老师在里面讨论孩子的学习问题。 3.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古诗词是世界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她那精炼的篇幅中无不闪烁着古人智慧、情感、哲理和对人生的渴望。在诗文间不仅语言优美还有一种韵律美,节奏感很强,使之朗朗上口。她是中国古代汉语凝练的巅峰,由此新课标也充分肯定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都是世人皆知的古诗精品,那么,怎样上好古诗词教学课呢?根据我对古诗词教学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有自读、对读、齐读等,可以让学生多读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性。节奏是古诗词篇章中跳动的音符,在读中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把握诗词的整体脉络。读多了,自然而然的成诵。诵读诗的过程中也是在鉴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无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古时读音应该是“xia”,现在“斜”读“xie”,但古诗词中为了更能体现韵律美;例如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还”古时读xuan,飞翔盘旋之意现在读huan返回之意。如读现在读音就不押韵了。也不协调了。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要注意了,选对正确的古音。 1.抓住标题理解诗意 标题就是诗歌的主题。如 4.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古诗词是世界文化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她那精炼的篇幅中无不闪烁着古人智慧、情感、哲理和对人生的渴望。在诗文间不仅语言优美还有一种韵律美,节奏感很强,使之朗朗上口。 她是中国古代汉语凝练的巅峰,由此新课标也充分肯定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都是世人皆知的古诗精品,那么,怎样上好古诗词教学课呢?根据我对古诗词教学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有自读、对读、齐读等,可以让学生多读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性。 节奏是古诗词篇章中跳动的音符,在读中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把握诗词的整体脉络。读多了,自然而然的成诵。 诵读诗的过程中也是在鉴赏诗歌的一种过程。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无衣巷口夕阳斜”。 中的“斜”古时读音应该是“xia”,现在“斜”读“xie”,但古诗词中为了更能体现韵律美;例如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还”古时读xuan,飞翔盘旋之意现在读huan返回之意。 如读现在读音就不押韵了。也不协调了。 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要注意了,选对正确的古音。1.抓住标题理解诗意标题就是诗歌的主题。 如。 5.怎样学习好古诗文谈谈如何学习古诗词 1.增加数量 陈思和:我是希望他们背诵得多一点,小孩子理解能力不好但记 性好,这样最适合背诵。 中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东西都是很美的,很多东西需要反复体会,所以学生背时不要完全理解,对美的,对语言的理解是潜意识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味道。 (《中文自修》2003。 11《名校的呼唤》) 步根海:从学生的发展而言,他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不行的。这不仅是为了说话时有文化气,而且对他们气质的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判断与审美意识思想情操的提高都有益处。 因此二期课改提出“适当增加文言诗文”的观点。 (步根海《突破传统学习传统文化》) 2.提倡诵读(不求甚解) 于 漪:构成文化素养的一定要熟读。 ……这种功底必须在青少年时期打,后来补是补不上的。……教材中的古诗词,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不管是词的小令,还是长调,都应熟读、背诵。 中学生如果有上百首诗词打底,别说发展形象思维,就是语言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于漪文集》第1卷《熟读名诗佳作》) 步根海:“不懂没有关系,先读通文章,念到不再疙疙瘩瘩了。 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篇目,再回过头去看当初不明了的地方。”这就是他们(指几位古文底子极好的老先生)教给我的方法。 ……这就使我养成了一种习惯:读记背——这自然而然成为我多年都不变的习惯。 (步根海《突破传统学习传统文化》) 孙立权:在教背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记忆方法。 首先是“过度背诵”,其次是“强化中间”。再次是“读出声音”。 ……背诵之初我就提出目标:烂熟于胸,倒背如流,终生不忘。 (《中学语文教学》2002。 7孙立权《两年教背古典诗词三百篇》) 3.练就童子功 于 漪: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作为学生,在这个时期多熟读背诵一些名句名篇,牢记一些语文知识,对提高读写能力,丰富文化教养有很重要的作用。 至于记忆力的容量完全不必担心。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的一份报告说:一个人如果始终好学不倦,脑子里一生储存的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倍。据说,该图书馆藏书1000多万册,就是说,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 人的记忆潜力如此大,何患孩子负担不了?再说,教学中要求学生记忆的材料总是有所选择的,并非是教什么记什么,盲目记忆。 构成文化素养的一定要熟读。 熟读的目的不仅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重要的是把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品储存在脑子里,深一层地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学习民族语言的精华,激发与培养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这种功底必须在青少年时期打,后来补是补不上的。 ……教材中的古诗词,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不管是词的小令,还是长调,都应熟读、背诵。中学生如果有上百首诗词打底,别说发展形象思维,就是语言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于漪文集》第1卷《熟读名诗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