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人最终得好报的古诗《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青门饮 寄宠人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 星斗樱花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斜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突然想起董永同学雷人的一句话: 善恶终有报,天道本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我常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对偶名言来勉励自己:只有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2.好人最终得好报的古诗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青门饮 寄宠人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 星斗樱花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 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斜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3.好人终有好报是古人云说的吗有这种说法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句成语源于《老子》,但很多人并不真切理解它。或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司马迁,他曾充满疑惑地写下这么一段话: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成语呢?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老子讲“常与善人”。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用古代哲学名词来说,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报应,不是报应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报应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报应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至于现实生活中遭遇如何,那是时境所致,并非真报。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 所以,应该肯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有它的哲理意义。但它容易引起误解或迷惑,甚至流于一种迷信观念,这是需要批判剔除的。我们注意到,在古代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社会环境里,小人得志,君子困顿的无奈局面总是免不了的。这就是产生上述误解与迷惑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最好能够认识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另一方面,作为群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发展、健全法制,以建立一个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济体制和伦理道德体系,让“天道”真正体现在、落实在“人道”(即道德、法制建设)之中。每个人都是以理待人、以善待人。这样,就用不着期盼从“天”上掉下“善”,它是人间的一种自觉和友爱! 4.请问一下有关于友谊的诗歌唐朝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唐朝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朝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朝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朝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