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感情和事业不顺的诗句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 《钗头凤·红酥手》词意画 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浥(yì):湿润 鲛绡(jiāo xiāo):神 话 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人,其泪珠能变成珍珠。绡,生丝,生丝织物。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2.求形容处处行事不顺.事业失败的古诗,自己想的也可以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释义: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文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话文释义: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出自唐代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白话文释义:我的鬓毛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白而细长,想起我至今一事无成,真觉不堪。一起珍惜昌盛的时候辞去官职,一同嗟叹我们在江南过除夕。我经常回忆起家乡的山水,你细细了解生活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53岁了。 5,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出自唐代:孟浩然《自洛之越》 白话文释义: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去吴越寻觅山水,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乘一叶小舟去泛游镜湖,向谢灵运致敬作个长揖。姑且享受杯中美酒,为什么要计较世上功名? 6,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平。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出自隋代:孙万寿《东归在路率尔成咏》 白话文释义:学业和仕途都一事无成,回家的心自然愤愤不平。回故乡的路程还有万里之遥,秋天的夜晚山里有猿猴鸣叫。 3.形容事业不顺的成语.功亏一篑、一无所得、功败垂成、怨天尤人、怨天忧人 一、功亏一篑 [ gōng kuī yī kuì ] 【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 二、一无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释】: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出自】: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但现在寻起来,一无所得,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那里我还没有知道被捕的也有白莽。 三、功败垂成 [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 【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 【翻译】: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用不着回去,导致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四、怨天尤人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翻译】: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就只有天吧! 五、怨天忧人 [ yuàn tiān yōu rén ] 【解释】: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翻译】:不怨恨上天,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 4.形容事业有成的诗词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13、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1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1、业精于勤,荒于嬉。 2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2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24、志当存高远。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6、百学须先立志。 2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9、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3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3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2、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3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4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46、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4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0、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5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5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5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8、志不强者智不达。 5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62、有志者事竟成。 63、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6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表达生活工作学习都不顺利的古诗词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 原文: 登 高 望 四 海。天 地 何 漫 漫。 霜 被 群 物 秋。风 飘 大 荒 寒。 荣 华 东 流 水。万 事 皆 波 澜。 白 日 掩 徂 辉。浮 云 无 定 端。 梧 桐 巢 燕 雀。枳 棘 栖 鸳 鸾。 且 复 归 去 来。剑 歌 行 路 难。 【译文】 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里吹来一阵阵西风。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我还是离开这里,回去隐逸吧!我边走边弹剑边高歌《行路难》。 本诗风格“雍容和缓”,属于李白的五十九首《古风》之三十九。《古风》并非同期所写,但多具批判精神,此诗亦然。 创作时间约为李白“赐金放还”而离开长安之前。这时的他,已在长安生活了两三年,对朝廷和社会弊端有了不少体验。他从自身的遭遇里,看到了朝廷不合理的用人现象,愤怒而致产生归隐之念,并发而为诗。 开头四句“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乃登临所见之秋景。茫茫天地间,但见严霜覆万物,西风吹荒野,道不尽景象的浩大空洞与苍凉萧索。这景象,既是大自然深秋的画面,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诗人不仅身寒而且心寒了。 第五、第六句,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他在41岁的时候,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初始心情兴奋,想有一番作为,但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贤能之士屡遭排斥、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谗言诋毁,在长安不满2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故发出以上2句诗。此2句也可看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 第七、第八句,说明他不顺逐的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 第九、第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鸳鸯”是传说中高贵的鸟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枳棘”乃两种多刺的恶木,非“鸳鸯”所能息止。然而,“鸳鸯”竟栖身于此,与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诗人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 第十一、第十二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欢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事。它们已成为封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李白即以此为武器,准备拂袖而去了! 《古风》(其三十九)与《行路难》是李白的同期之作,但风格迥异。《行路难》直率激越:愤不遇,则高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有信心,则狂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气质和李诗的主要风格。《古风》(其三十九)则显得含蓄婉曲,感情和缓。与此诗风格及内容最为相近的是《古风》(其五十四)皆为:愤不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