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邵逸夫慈善事业的诗句

1.形容慈善的诗句

1、《咏煤炭》明代: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

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

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

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

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唐代: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未登,贫窭有仓卒。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译文:杜陵地方,有我这么个布衣,年纪越大,反而越发不合时宜。

对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私自下了决心,要向稷契看齐。这种想法竟然不合实际,落得个到处碰壁,头都白了,却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

有一天盖上棺材,这事便无法再提,只要还没有咽气,志向就不能转移。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

尽管惹得同辈的先生们冷嘲热讽,却更加激昂无比,引吭高歌,毫不泄气。3、《蒿里行》 汉代: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

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代:李白我宿五松。

2.你如何评价邵逸夫这个人的慈善之举

很多人认为邵逸夫是商业奇才,他在各种身份的转变上游刃有余,他的思维、策略、胆识在当时的电影市场没人比得上。邵逸夫以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他也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邵逸夫制片相当严谨,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

邵逸夫的成功还在于他从步入电影业时就认定,搞电影事业必须生产发行结合,方有出路

3.形容慈善的古诗词

长相骏雅,身付异秉,才思敏捷,过目不忘,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谈吐不凡,谈笑风声,高谈阔论,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言简意赅,完美无缺,一针见血,远见卓识, 义正词严,一气呵成,大显神通,出口成章,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万古流芳,一本正经,一箭双雕,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气贯长虹,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坚韧不拔,身体力行,空前绝后,视死如归, 英姿焕发,奉公守法,艰苦奋斗,忠贞不渝,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一尘不染,一鸣惊人,叱诧风云,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雷霆万钧,惊心动魄,横扫千军,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千篇一律,口诛笔伐,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无与伦比,励精图治,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忍辱负重,盖世无双,龙飞凤舞,一丝不苟, 身兼数职,日理万机,明察秋毫,英明果断,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

坦白、直率、天真、果断、勇敢、顽强、浪漫、潇洒、洒脱、认真、

勤劳、善良、英明、英俊 鞠躬尽瘁 浩然正气 堂堂正正 难能可贵 用心良苦 廉洁奉公 一寸丹心 不耻下问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积善余庆 多谋善断 遏恶扬善 改恶向善 尽善尽美 乐善好施 隐恶扬善 择善而从 止于至善

滔滔不绝,意胆云天,高瞻远瞩,德高望重 娇艳欲滴 百花齐放 一枝独秀 生机盎然 绿意盎然 花红柳绿 鞠躬尽瘁 浩然正气 堂堂正正 德才兼备 品学兼优

芳香扑鼻 芳香馥郁 千姿百态 侠肝义胆 兢兢业业 忠心耿耿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风流倜傥 风度翩翩 文质彬彬 面如桃花 英俊潇洒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刚正不阿,一丝不苟,大公无私 古道热肠 一举成名

举世无双 盖世无双 才高八斗 川归海 百读不厌 百战百胜 百折不回

百折不挠 千载难逢 千古绝唱

十年寒窗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一气呵成 一箭双雕

一尘不染 一鸣惊人 十全十美 一丝不苟 日理万机 万古流芳

康慨 大方 聪明 诚实 朴素 开朗 乐观 积极 活泼 可爱 守信

宽容 隐忍 勤劳 能干 主动 灵巧 机敏 友好 和蔼 机灵 上进

宽厚 认真 自觉 体贴 拼搏 奉献 可靠 尽职 谨慎 热情 直率

真诚 坚强 忠诚 谦虚 客观 实际 一丝不苟 不屈不挠 合格

成果 信赖 无私 光明 精明 阳光 灿烂 明媚 舒服 爽快 豪气

豪爽 耿直 直爽 温和 教养 能干 高大 威武 强壮 开心 美丽

漂亮 豁达 体谅 周到 尊敬 名望 称赞 效率 公平 一流 及时

健康 慈善 干净 渴望 亲切 仔细 创造 合作 加油 圆满 守时

拼搏 老练 稳重 沉着 爱国 维护 卓越 敏捷 敏锐 动人 雄伟

柔和 温暖 温馨 窝心 人才 知足 满足 可口 平安 和平 顺利

夸奖 自豪 英俊 帅气 时尚 高雅 锻炼 成长 诤友 理解 明白

儒雅 温顺 伟大 纯洁 爱护 爱戴 敬仰 致敬 潇洒 洒脱 坦白

端庄 端正 果断 坚定 镇静 镇定 宁静 天籁 天使 胜利 成功

珍惜 幸福 拥有 休养 神气 光明 福气 长寿 成就 结晶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美如冠玉 眉目如画 出水芙蓉 如花似玉 虎背熊腰 心宽体胖 衣冠楚楚 国色天香 眉清目秀 鹤发童颜 亭亭玉立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容光焕发 冰肌玉骨 如花似玉 婀娜多姿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力挽狂澜 风流倜傥 正人君子 赞声不绝 内心赞许 击掌叫绝 传诵不绝 高风亮节 叹为观止 万民称颂 光明磊落 歌功颂德 文质彬彬 堂堂正正 忠心耿耿 兢兢业业

洗心革面

浴火凤凰

娇艳欲滴 百花齐放 一枝独秀

生机盎然 绿意盎然 花红柳绿

鞠躬尽瘁 浩然正气 堂堂正正

4.关于邵逸夫能写关于什么的作文

邵逸夫的慈善之路

邵逸夫于1975年邵逸夫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大额捐赠予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或其他福利事业,总捐款额已超过32亿港元。在2008年,邵逸夫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掦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迄今邵逸夫累积向内地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

在1980年代,邵逸夫就已经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医疗方面,在1977年成为香港红十字会会长,赞助该会的工作,在1984年为该会成立首个输血服务中心。邵逸夫1998年卸任会长之后,仍然担任该会的副赞助人。另外,邵逸夫亦曾于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

1985年依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持续巨额捐献,尤其是资助办学。现时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中国科学院在1990年,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以示彰表。2005年,他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奖者之一。除了捐助大陆的医疗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而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及星马一带,邵逸夫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亦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88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在1994年,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发生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份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币,救助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币,重建学校。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新台币予灾区。

为了推动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3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于2004年举行,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

5.邵逸夫先生慈善事业总计捐款有多少了

邵逸夫先生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慈善事业:

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

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1987年后,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云南大学东陆园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20世纪90年代初,江浙一带遭遇罕见台风和洪涝灾害,不少学校被淹没。邵逸夫第一时间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马林博士来到浙江,马博士与几位教育系统同志划船深入校舍把真实情况反馈给邵先生,并着手参与灾后重建,创下一次性资助150多所受灾中小学的纪录。

1991年,邵逸夫首次到内蒙古,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参观考察海拉尔师专(呼伦贝尔学院前身)和部分中小学校,之后,一座又一座“逸夫楼”“逸夫学校”出现在内蒙古各地。邵逸夫先后16次向内蒙古地区捐赠善款,总额达1.37亿元港币,全区有逸夫学校104所。

1994年,邵逸夫向牛津大学捐赠300万英磅,成立了中国研究所。

1995年,捐资兴建河南省偃师市实验中学科教楼——命名“逸夫科教楼”。捐资兴建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学校”。

1999年,向台湾捐2500万港元,救助9·21大地震灾民。

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5·12汶川地震三天之后,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

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新台币予灾区。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亿港币。

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时,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

6.对于邵逸夫为社会的奉献,有什么感受

邵逸夫多年来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发生后慷慨解囊向灾区捐款一亿港币,成为单笔个人捐款最多的人。

人处于世,就要像邵逸夫前辈一样,学会回报社会,反馈人民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