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句形容人非物亦非的诗句出处: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语: 时过境迁 沧海桑田 类似的诗句: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黛玉《葬花吟》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腾王阁》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 2.找一句形容“物似人非”的的诗句,形容“物似人非”的的诗句 题都城南庄 唐代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意思是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3.描写物是人非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 《江楼有感》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武陵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人生几回伤往事,台隍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潇潇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重过闾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贺铸《半死桐》 4.物是人非的句子物是人非的诗句物是人非的句子: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 李清照《武陵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 刘禹锡《乌衣巷》)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 欧阳修《生查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浣溪沙》)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现代 陈小奇《涛声依旧》) 5.有没有形容物是人非的诗词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释义: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释义: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春晚》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6.有没有形容物事人非的诗或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也不是怀念故乡,而是悼念赵明诚。李清照和赵明诚带了许多书画文物,渡江避难,明诚忽病死于中途,此事对李清照是极大的打击。现在当继 续流移之际,看看文物犹在,而人已故世,遂有事事休之感,因而引出下片迟疑不决之情。这一句中的“物是人非”,应当理解为“物在人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