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良马的词语鲜衣良马_百度汉语 鲜衣良马 [xiān yī liáng mǎ] [释义]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同“鲜车怒马”。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2.关于赞颂马的诗句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出自唐代: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白话文释义: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2,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出自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白话文释义: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3,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出自唐代: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白话文释义: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了。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 4,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出自唐代:姚合《老马》 白话文释义:老马一觉卧睡醒来,却发现自己无论怎样扶着身旁的围栏都站不起来,只有向主人发出一声声的嘶叫。想到东边郊区的道路,现在正是秋天,下雨的时候,雨点落在泥里,与之融为一体,也就成为了泥。这时一种惆怅油然而生。 5,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出自唐代:杜甫《病马》 白话文释义:长久地骑着你,冒着天寒,朝向关塞前进。风尘中你老了,还在继续尽力劳顿。岁晚时你病了,沉重地使我无限伤心。你的毛骨与众哪有不同?但能驯良地伴随我直到如今。虽是微小的生物,蕴藏的情意决不可浅论。你真叫我感动,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3.描写马的诗句 六年级描写马的诗句: 一、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释义: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二、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释义: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三、房兵曹胡马诗 唐代: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释义: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四、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释义: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五、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代: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释义: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关于马的诗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拿下马来 匹马单枪 匹马当先 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 盘马弯弓 匹马一麾 匹马只轮 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 乞儿马医 秋高马肥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 雀马鱼龙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犬马之报 犬马之诚 犬马之疾 犬马之决 犬马之劳 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 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 轻裘肥马 青丝白马 青衫司马 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 戎马仓皇 戎马劻勷 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生涯 软裘快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束兵秣马 士饱马腾 素车白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神龙马壮 驷马不追 司马称好 四马攒蹄 死马当活马医 驷马高车 驷马高盖 驷马高门 杀马毁车 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 驷马难追 司马牛之叹 司马青衫 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 三马同槽 束马悬车 束马县车 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 率马以骥 驷马仰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射人先射马 声色狗马 素丝良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 塞翁得马 塞翁失马 襟裾马牛 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尻轮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尻舆神马 厉兵秣马 历兵秣马 励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粟马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砺戈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立马万言 六马仰秣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龙神马壮 驴头不对马嘴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秣马厉兵 马面牛头 马毛猬磔 马毛猬磔 买马招兵 买马招军 马牛襟裾 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 马前泼水 马前卒 马入华山 马如流水 盲人骑瞎马 盲人瞎马 瞎马临池 马如游龙 马如游鱼 马水车龙 马上得天下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 马上看花 马瘦毛长 马上墙头 马首是瞻 马首欲东 马咽车阗 马仰人翻 马足车尘 马中关五 马捉老鼠 马足龙沙 马壮人强 泥车瓦马 牛高马大 牛马襟裾 驽马恋栈豆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5.马诗的诗句一般而言,马诗是指李贺的马诗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意: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其他资料: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其七)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其八)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其九) 催榜渡乌江[1],神骓泣向风。 君王[2]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其十一)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其十二)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其十五) 唐剑斩隋公,□[3]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其十六)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其十七)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其十八)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其十九)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其二十一)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其二十二)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6.描写马气概的诗句是什么1,《房兵曹胡马诗》唐代 杜甫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2,《马诗二十三首·其四》唐代 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3,《马诗二十三首·其一》唐代 李贺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译文: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4,《紫骝马》唐代 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译文:枣红色的骏马一边奔驰一边鸣叫着,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飞。来到河边它不肯渡水,好像在怜惜身上披着的锦缎障泥。 5,《天马歌》唐代 李白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译文:天马来自于月支窟那个地方,它脊背的毛色如同虎纹一样漂亮,骨如龙翼一样坚韧有力。天马仰天而嘶,声震青云;它摇动着的鬃毛,像绿发一样明亮。它兰筋权奇,骨相神骏,飞跑起来,倏然而逝,连影子也看不清楚。 7.形容好人与良马的成语走马到任、 寒蝉仗马、 匹马一麾、 兵荒马乱、 仗马寒蝉、 历兵粟马、 鞍马之劳、 厉兵粟马、 乌头马角、 驷马轩车、 人强马壮、 悬兵束马、 铁马金戈、 一马一鞍、 乌焉成马、 青衫司马、 乌白马角、 车殆马烦、 得马失马、 倚马千言、 丹书白马、 马上墙头、 光车骏马、 悬车束马、 驷马难追、 练兵秣马、 系马埋轮、 匹马单枪、 马仰人翻、 肥马轻裘 8.关于马的诗词文 / 牧马江南 谁曾说过 马已经死去 无论是乌骓还是赤兔 在好多个世纪以前 作为一匹马 滚过阵阵尘土的时候 一些甲胄闪光的将军 轻轻提着剑柄的时候 谁敢扬言 那是一个不需要马的时代 刀戟声动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剑沾满血 最后慷慨地割下 他那颗慷慨的头颅 比乌骓还要从容 怎能说霸王是个人 就不能说他是匹马呢 虞姬那个女人 就是最好的驯马者 他们相继放弃 在楚歌唱尽之后 形销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历史的豪气之末 荡气回肠 只是夜晚的清醒远胜于我 千年之前 谁也没有为某一匹马设计死亡 我横卧在今夜的烛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一个牧马人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钧。何当金络脑,快步踏清秋。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9.两句描写马的诗句多给你几句,你自己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唐 ·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唐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