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阳关的诗句《阳春堂琴谱》: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堪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53838叹商与参。寄予丝桐。对景那禁伤情。盼征旌。盼征旌。未审何日归程。对酌此香醪。香醪有限。此恨无穷。无穷伤怀。楚天湘水隔渊星。早早托鳞鸿。情最殷。情最殷。情意最殷。奚忍分。奚忍分。 从令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此版本《阳关》为凄凉调) 《风宣玄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须忆重还当遂志,莫因此别便伤神,前程万里鲲鹏运。名位三台雕鹗伸。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渭水自潺湲。祖饯临岐一晌间。执手笑谈辞故旧。转头重叠是云山。牵衣更把瑶琴束。折柳休将玉液闲。分携不独长亭别。曲栏杆外是阳关。 渭城微雨洒青莎。客路无尘景物多。念我邀朋同一饯。劝君须尽酒三螺。忽闻绿柳鸣鹦鹉。又见苍松卦薜萝。行色匆匆留不住。回头不忍意如何。 渭城微雨洗青山。柳绿花红万物鲜。翠袖唉留行客住。青莎柔衬醉人眠。离情默默重斟酒。话别匆匆暂歇鞭。可惜何戡诚意切。不分重叠唱阳关。 渭城晓霁碧天晴。弱柳垂青花绽红。道义养充方静定。功名引惹又西东。举头渭水陈情处。执手阳关话别中。饯酒劝君须饮尽。离忧何苦即忡忡。 晓雨初情出渭城。同临渭水送君行。菱花琐碎荷花整。草穗高低麦穗平。美景鲜妍宽眼界。新诗奇巧快心情。劝君酒到休停手。唱彻阳关几断声。 新情晓出渭城西。花柳争妍鸟乱啼。酌酒慢留临路马。停鞭遥听叫村鸡。丈夫志欲功名遂。君子心期道德齐。聚散往来今古有。阳关回首莫凄凄。莫凄凄。 西出阳关屡送行。渭滨渭水几浑清。秋天云外闻征雁。春日林间听巧莺。曰交曰朋皆老去。或卿或相半凋零。故人为友何戡在。又与殷勤唱渭城。 阳关三叠唱无休。一句离歌一度愁。南去北来无了期。离思嬴得恨悠悠。 《西峰重修琴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最深。不忍分。情最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挑行里的那沙头。酒罇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伤情。伤情。送我。送我故人。送故人。送故人。送别。送到长亭。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切转深。不忍分。不忍分。送别。送别。终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琴学入门》: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商参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形容阳光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李白《望天门山》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朱熹《春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描写阳光的诗句1.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相和歌辞·采菱行(刘禹锡) 2.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题碧藻轩(唐寅) 3.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寄平甫弟衢州道中(王安石) 4.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隐) 5.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6.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李花二首(韩愈) 7.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浪淘沙 望海(纳兰性德) 8.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李氏园(李茂贞园(苏轼) 9.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10.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早春即事(白居易) 11.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寄赞上人(杜甫) 12.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江上对酒作(陆游) 13.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陆游) 14.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15.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咏红柿子(刘禹锡) 16.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书韩干牧马图(苏轼) 17.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黄葵(苏轼) 18.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第三峰(常建) 19.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即事(杜甫) 20.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集灵台二首(张祜) 21.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初授拾遗(白居易) 22.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23.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自在(白居易) 24.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杂诗(曹植) 4.描述阳光的诗句描写太阳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5.形容阳光古诗词能不忆江南。 1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城上风光莺语乱,无闷征在今:风暖鸟声碎,时鸣春涧中。 14。 15:肃肃花絮晚。——钱惟演的《玉楼春》 18。 5: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月出惊山鸟:二月湖水清,花开水上槎,万紫千红总是春,玉垒浮云变古今:恰似春风相欺得:我更加相信,红杏枝头春意闹:胜日寻芳泗水滨。(叶绍翁《游园不值》) 12。 16,二月春风似剪刀 7,草长平湖白鹭飞:迟日江山丽1,在春天里的爱情将会多一些成功 9,泪眼愁肠先已断,有是故乡明,菲菲红素轻。——唐·王维《鸟鸣涧》 4:露从今夜白。 泥融飞燕子:春入河边草。绿杨芳草几时休。 ——杜甫的《绝句》 2。——宋·徐元杰《湖上》 17,城下烟波春拍岸:花开红树乱莺啼:春色满园关不住。 日长雄鸟雀,半壕春水一城花,风景旧曾谙:绿杨烟外晓寒轻?——白居易的《忆江南》 13:江南好。——唐·杜荀鹤《春宫怨》 3,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10,日高花影重,一枝红杏出墙来。 20。等闲识得东风面。 6:锦江春色来天地:试上超然台上看,春风花草香:持操岂独古,家家春鸟鸣 11,沙暖睡鸳鸯,春远独柴荆,无边光景一时新。 6.跪求形容阳光的诗词或短语关于阳光的诗句: 1、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2、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春光(李商隐) 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作者简介: 1、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唐代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3、常建(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大约是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