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米脂的古诗或名句忆昔·其二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 2.夸家乡夸出米脂的景色和特产在广袤雄浑的黄土高原腹地,在桀骜不驯的无定河中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我的家乡、塞北历史文化名城——米脂。 米脂县,为古银州,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之美誉。 “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 米脂虽为山区小县,但从炎黄文明的萌发阶段起,她即几经变迁,历尽沧桑,以其独特的贡献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于世。 公元563年北周置银州,金正大三年(1226)设县。历史上,秦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汉“龙城飞将”李广,唐一代名臣郭子仪,宋爱国命官、科学家沈括等文臣武将,都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励精图治,为银州增色不少。 那高悬于城南崖壁之上的民国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银州”石刻,正是对米脂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浓缩。 米脂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具有光荣传统的地方,历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西夏国奠基者李继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共和先驱高攀桂,开明人士李鼎铭,民主斗士杜斌丞,抗日名将杜聿明,布衣作家李健侯,秦腔泰斗马建翎,各领风骚,光照后人。英雄壮桑梓,浩气存千古。 今天,雄踞在银州大地上的貂蝉洞、李自成行宫、杜斌丞纪念室、李鼎铭陵墓、杨家沟纪念馆、沙家店战役遗址等历史遗迹,如座座丰碑,记载着米脂的光荣。而矗立在市中心的闯王跃马进击的塑像,则是米脂人民策马扬鞭、奋勇进取的精神写照。 米脂北承蒙阴,南衔关中,进可西击宁夏,退可据守黄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再加米脂长期地处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势力的拉锯地带,历史上征战不断。 如唐人陈陶“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就是对这里残酷战争的真实写照。 陕北有一句很有名的俚语:“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 其中,“米脂的婆姨”是形容米脂女人(方言称婆姨)聪明、贤惠、美丽、能干。伴随这则俚语的还有个美好的传说,三国时的貂蝉是米脂人。 貂蝉的父亲北山郎是一名出色的猎手,一次上山打猎,从恶熊爪下救出一只可爱的玉兔。此玉兔乃上界牡丹仙子下凡所化。 她爱慕北山郎为人忠厚,魁梧勇猛,与之在山洞成亲。有孕后采百花精英养育腹内胎儿,致使方圆百里山花野卉无一开放,乡民盛传将有奇人出世。 牡丹女临分娩时,正值盛夏,蝉鸣阵阵,一只银貂跃人产房,故将所生女起名貂蝉。后来天帝发觉牡丹仙子私下凡尘,敕令金甲神将其削去正果,化为草木。 北山郎采花蕊花露哺育貂蝉,使其出落得百媚千娇。以后她被一名征北将军带到京城洛阳,送给司徒王允做使女。 王允为除奸臣董卓,巧设连环计。貂蝉深明大义,拭愿献身,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使吕布愤而杀了董卓。 貂蝉是米脂人,早见于康熙二十年版《米脂县志》,记曰: “貂蝉洞在城西艾蒿(今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亦俗传也”。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古代杰出的军事家。 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 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 李自成 赞同,声望日高。 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 次年出山再起。 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 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 同年,在 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 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 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还有西夏国奠基者李继迁、共和先驱高攀桂、提出“精兵简政”议案的开明人士李鼎铭、被**曾称赞为“中国**的忠实朋友”。 **评价为“鲁迅式的**员”的民主斗士杜斌丞、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杜聿明皆来自米脂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米脂历来人文荟萃,文风兴盛,素有陕北文化县之美称。 清光绪年间,曾有三科大比考,米脂以陕北一隅小县,连中五名进士,名震塞上。近代以杜斌丞、李鼎铭、高佩兰为代表的本县有识之士,奔走呼号,先后倾力办起了三民二中、米脂女校、临水寺小学等公私学校,为国家培养出了刘澜涛、郭洪涛、马明方、马文瑞、杜瑞兰、杜岚等大批栋梁之材。 受重教兴文传统的影响,求知识、习文化,已日益成为米脂人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 3.赞美“陕西”的诗句,有哪些1.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解释: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马,香木车子在街上来来往往。 2.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唐代: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解释:何处是我们分手的地方?我们已经送到这京城的青绮门。 3.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宋代: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解释: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4.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解释: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解释: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解释: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解释: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8.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唐代:罗隐《雪》 解释: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9.长相思,在长安。——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解释: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1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 解释: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4.写柳的诗句离愁阮郎归 徐照 宋 词 绿杨庭户静沈沈.杨花吹满襟.晚来闲向水边寻.惊飞双浴禽.分别后,忍登临.暮寒天气阴.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 孟浩然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甚点点杨花吹起,又是旧愁来处.纵赋情犹似当年,沈吟忘了相思句.叹只此双蛾。飞到杨花第五春,依然蜀道未归人.不听啼鴂也消魂! 杨花吹起.犹自风前相枕倚.莫恨春残.留取新诗子细看.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 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阮郎归 徐照 宋 词 绿杨庭户静沈沈.杨花吹满襟.晚来闲向水边寻.惊飞双浴禽.分别后,忍登临.暮寒天气阴.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 孟浩然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甚点点杨花吹起,又是旧愁来处.纵赋情犹似当年,沈吟忘了相思句.叹只此双蛾。飞到杨花第五春,依然蜀道未归人.不听啼鴂也消魂! 杨花吹起.犹自风前相枕倚.莫恨春残.留取新诗子细看.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 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门前柳 作者:崔珏 年代:唐 体裁:杂言 类别: 门前蜀柳□知春,风淡暖烟愁杀人.将谓只栽郡楼下, 不知迤逦连南津.南津柳色连南市,南市戎州三百里. 夷陬蛮落相连接,故乡莫道心先死.我今帝里尚有家, 门前嫩柳插仙霞.晨沾太一坛边雨,暮宿凤凰城里鸦. 别来三载当谁道,门前年年绿阴好.春来定解飞雪花, 雨后还应庇烟草.忆昔当年栽柳时,新芽茁茁嫌生迟. 如今宛转稊著地,常向绿阴劳梦思.不道彼树好, 不道此树恶.试将此意问野人,野人尽道生处乐. 为报门前杨柳栽,我应来岁当归来.纵令树下能攀折,白发如丝心似灰. 5.速求主题为讴歌米脂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在广袤雄浑的黄土高原腹地,在桀骜不驯的无定河中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塞北历史文化名城——米脂。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米脂县,为古银州,是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之美誉。 “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李继迁叛宋,袭取银夏。 韩、范诸公更互为犄角。谓此地“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延安),为兵家在所必争也。 乃堑山为城,屯兵为堡,遥制虏骑,使不敢长驱充斥。今四面皆古战场也。 "延绥襟喉之地"、"北连榆林、南通川陕,为极冲要地"。汉置独乐县(今马湖峪)、北周置银州。 宋宝元二年(1039)毕家寨改名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置米脂县。李自成西安建大顺政权,改米脂县为天保县。 先后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军区、榆林军区、榆林地区。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米脂城,北宋初曾是一个小村落,叫惠家砭(今老城大囫囵以上)。宋太宗时,在山阜半腰平坦处建毕家寨,四周构筑土寨,并设置寨门、鹿砦,背倚小山,前呈陡壁。 后来,宋、夏军队几经争占,几易其主,到宋宝元二年(1039)更名米脂寨。崇宁四年(1105)改称米脂城。 元泰定三年(1326),开始修葺米脂城,夯土加宽加高寨墙,砌石垒门,今马号圪台、城隍庙湾等处,称谓上城(也叫小城)。历经洪武、正德、嘉靖、万历以及康熙、乾隆、同治、光绪等多次修整加固城垣,但无西门。 民国时,又拓修新城,今已拥有南北长2.5公里、东西最宽达1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不规则三角形县城规模,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故民间传有“先有惠家砭,后有毕家寨”,“先有毕家寨,后有米脂城”之说。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米脂县地处黄土原腹部,位于陕西省北部,北承榆林,南接绥德,东靠佳县,西邻横山、子洲。地理坐标东经109°49′-110°29′,北纬37°39′-38°5′,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47公里,210国道与无定河平行南北穿境而过19公里。 全县辖15个乡(镇),共有396个行政村(736个自然村)、城区有6个居民委员会。 全县总人口为208542人,其中农业人口185679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2人。 米脂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无定河为分水岭,地势总体东西高中间低。 海拔最高1252米,最低843.2米,平均海拔1049米。地貌主要以峁、梁、沟、川为主,境内山峁达20378个。 沟道16120条构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支离破碎的地貌景观。 县域西部与榆林的风沙区接壤,沟道浅而宽、梁峁起伏较大,土壤风蚀沙化明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县域东南部,丘陵起伏,坡陡沟深,侵蚀严重。经过治理,明显改观。 中部为无定河川道地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本县属中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全年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春季多风。 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5.5℃,无霜期162天。 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最大年降雨量704.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186.1毫米。 本县是黄土高原和中国大陆小杂粮主产区之一。[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米脂县境内自然资源广博,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纵贯腹地,平均总流量6.3亿立方米,利用渠道和抽水工程,可灌溉沿无定河两岸近3万亩农田。 境内流水支毛沟有500多条,年平均流量6166万立方米,建水库、水池总有效蓄水量3538万立方米。地下水可采总量约7166万立米,可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 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气、陶瓷土、石灰石、岩盐等。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县境内西北部,储量为1000多万吨,煤层厚度为0.8米,虽属薄煤,但结构简单,埋藏浅,易开采。 天然气除东部区域未探明外,广泛分布在县境西区地带。1987年以来,在境内多处钻井试采,证实天然气储量较丰富。 从试钻的10多口井来看,最高产井口日产气可达22000立方米,最低日产气1400立方米,有着较好的开采前景。 陶瓷土分布在李家站、郭兴庄、杜家石沟3乡。 有资料证明,米脂以陶瓷土为原料手工制作缸、瓮、盆、罐、壶等已有4000年的历史。石灰石分布在七八个乡镇,其中,沙家店和李家站一带分布最集中,储量最大。 用石灰石采烧石灰在米脂也有数千年的历史。 岩盐储量最大,现探明盐层蕴藏全县地下,盐层最大厚度129—148米,探明储量为1600—1800亿吨。 每开采1平方公里可产纯盐2.2亿吨,纯度之高谓全国第一,是食用盐和工业化工用盐的极佳原料。岩盐开采是本县“十五”期间重大开发项目之一。 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她的开发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从境内发现的大量仰韶、龙山文化遗物来看,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劳作、生息、繁衍。千年小城米脂镇,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排排窑洞依山而筑,石板小街蜿蜒曲折,无定河、流金河、饮马河三水环抱,新旧两城,一桥飞担,一派塞上景色。 尤其米脂新城,别具一格,由一排排加固的窑洞环围而成,不愧为我国城建史上的一朵艺术奇葩。在各种城。 6.描写西北风光的古诗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敕勒歌》 西当太行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天山雪歌送肖治归京》 岑参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暗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皮。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塞下秋来》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采桑子》 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7.关于红颜祸水的诗词《红颜祸水》——邓继明 红颜非祸水,贱妾亦可惜。千忧惹是非,皆因尘俗起。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2.言到红颜难相会,举酒邀约独自醉。 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 3.美女西施杨贵妃,昭君出塞貂禅美。 倾国倾城佳人貌,谁知红颜乃祸水 4.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教君王骨髓枯。 5一笑倾人城 再笑倾人国 7.冲冠一怒为红颜. 8.吴王夫差国土碎,女色引诱为罪魁。 勾践若无此女助,卧薪尝胆皆白费。 9.米脂貂禅翡冷翠。一女二许枭雄毁。 城头高挂方天戟,名驹赤兔眼衔泪。 10.明皇只因玉环肥,开元盛世都弄没。 清君之侧安史乱,长恨歌成空憔悴。 11.王氏出塞假和亲,美人施计是精髓。 从此西人懒东进,祸水西引顶边陲。 12.圆圆牵扯痴三桂,冲冠一怒长城危。 千金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褒姒罪。 13.酒池肉林妲己媚,弄权当政武家妹。 更有青青江边水,为祸人间曰红卫。 14.言到红颜难相会,举酒邀约独自醉。 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 8.赞美“陕西”的诗句,有哪些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解释: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马,香木车子在街上来来往往。2.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代: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解释:何处是我们分手的地方?我们已经送到这京城的青绮门。3.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宋代: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解释: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4.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解释: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解释: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解释: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解释: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8.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唐代:罗隐《雪》解释: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9.长相思,在长安。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解释: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1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解释: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