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人分离的诗句

1.关于人生分离的诗句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渭城在长安附近。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

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

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

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

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

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

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

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 赏析: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首先送行者是谁不得而知,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非常普通的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此诗更是被后人所传诵。

4、《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赏析: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

2.描写好友离别的诗句 古诗大全

关于离别的诗句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5、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6、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贺铸《行路难·缚虎手》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1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____张泌《寄人》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____范云《别诗》1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1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17、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18、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1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20、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____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21、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22、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____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2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杜甫《春望》24、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25、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李白《赠汪伦》27、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____陆龟蒙《别离》28、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29、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____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30、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____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31、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32、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____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33、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34、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____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35、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36、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____龚自珍《浪淘沙·写梦》37、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____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38、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3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____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40、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41、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4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43、有情不管别离久。

情在相逢终有。____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4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____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45、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46、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47、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48、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____佚名《送别诗》4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50、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51、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____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5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3、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____黄景仁《别老母》54、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____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55、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____许浑《谢亭送别》5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7、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58、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____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59、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____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60、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6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2、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____王实甫《十二月过尧。

3.表达离别的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潜别离 11.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初读这首诗已有二十余年,那时少年不懂其中伤感,知觉得是“利剑春断连理枝”的一种无奈。

白居易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

“不得哭,潜别离”泪眼可以延绵,别离却是遥遥无期,此时泪眼是诗人“潜离与暗别”的无奈情怀,是对门第观点的退让。 “不得语,暗相思”相思相念可蔓延,这种思念只有诗人他自己最清楚明了,却无言,却无诉说对象,留给自己唯有相思成灾。

“两心之外无人知”年少无知纯粹无暇,两小无猜情真意切,离别后两颗无人知晓的心是否依旧相知相爱,莫不是有一天相见早已物是人非?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暗夜如影,吞噬天日,夜锁独栖之鸟,生硬将情爱毒杀,剑斩连理歃血凄然。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河水再浑浊也有还清日,乌黑的头发终究也有白头之时,苍天有眼是否看清从少年到白头之人情怀,那刻骨铭心的爱恋未改?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相思无果默然离开,潜离也好,暗别也罢,一转身就是天隔一方,也就永不再相见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