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卑躬屈膝类似成语【婢膝奴颜】:形容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参见“奴颜婢膝”。 【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伏首帖耳】: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蠖屈鼠伏】:蠖:尺蠖;伏:俯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降颜屈体】: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俛首系颈】:俛:同“俯”,低下。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头认罪。 【妄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望尘拜伏】: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五斗折腰】: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2.卑躬屈膝的典故出自哪里卑躬屈膝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自 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谢安石: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1] 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2]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3.嗤之以鼻,卑躬屈膝这两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什么嗤之以鼻 ( chī zhī yǐ bí ) 【解 释】 嗤:讥笑。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出 处】 《后汉书·樊宏传》:“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对错误言行的蔑视 【示 例】 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近义词】 不屑一顾、视如敝屣 、付之一笑 【反义词】 五体投地 【歇后语】 河马喷水——嗤之以鼻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自】: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示例】: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近义词】:阿谀奉承、阿谀奉迎、奴颜婢膝 【反义词】: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刚正不阿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谄媚讨好卖身投靠 4.形容谄媚的句子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 北朝·齐·魏收《魏书·李彪传》。卑:低下。躬:身体。曲:委曲。顺:温顺。暴:暴戾。遭两句大意是:低头哈腰镬曲自己,就像温顺的弟弟侍奉暴戾的兄长一样。北魏冠军将军兼度支尚书李彪,秉性刚豪,专恣自是,与仆射李冲和任城王李澄有隙。李冲向高祖上表弹劾李彪,极言李彪如何暴戾专断,自己与任城王如何委曲隶全:“听其言同振古忠恕之赞,校其行是天下佞暴之喊。臣与任城~。其所欲者,搴虽非礼,无不屈从。”后来人们把。卑躬曲己”(又作“卑躬屈节”、“卑躬屈膝”)一语,用来形容低头弯腰,毫无骨气,谄媚奉承-丧失气节等无耻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