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诗人的诗有哪些山西日报讯(武正国)古典诗歌乃中华国粹,尤以唐代诗人最杰出,成就最辉煌。 而从初唐到盛唐中唐以至晚唐,都有山西籍诗人引领群伦。他们的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位置,显示了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里选取在唐代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十五位山西籍诗人,分别吟咏。 王绩 (585-644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听厌奢华宫体诗,自然朴素赋新辞。 孤身唱响田园曲,王孟先声溯此时。 王勃 (约650-676绛州龙门)今河津人 高阁名篇千古稀,天涯海内耀光辉。 河东底蕴文浑厚,陶冶神思无翼飞。 宋之问 (约656-712汾州)今汾阳人 依附权门舌学莺,颂词典雅意平平。 贬迁孤苦悲凉境,悔泪真流始动情。 王之涣 (688-742晋阳)今太原人 颧雀登楼千里穷,凉州把盏忆春风。 短篇不厌包容广,奇句全凭想象丰。 王昌龄 (?-约756晋阳)今太原人 擅长七绝寓情真,兼备刚柔俱绘神。 塞外老兵知己士,闺中少妇解愁人。 王维 (?-761祁)今祁县人 心融天籁笔清新,行觅源泉坐赏云。 酷爱田园非出世,常怀百战老将军。 王翰 (生卒年待考晋阳)今太原人 边庭豪饮近乎狂,笔下男儿血性刚。 醉卧沙场英烈气,读来字字撼胸膛。 卢纶 (?-798?河中)今永济人 雪满弓刀箭术神,典型环境典型人。 昂扬豪迈英雄曲,唱醒边关多少春。 畅当 (生卒年待考河东)今永济人 同是抒情鹳雀楼,襟怀技艺俱堪优。 王名远比畅名盛,捷足先登占上游。 白居易 (772-846晋阳)今太原人 新体势如春草漫,长歌乐府起高峦。 语言通俗艺非俗,拓向民心天地宽。 柳宗元 (773-819河东)今永济人 清峭文奇诗亦奇,诗文双璧互增辉。 谋篇遣句工夫硬,运笔犹如令箭挥。 温庭筠 (约812-866晋阳)今太原人 傲踞恃才官运空,栖身潦倒教坊中。 诗精聊缀群雄尾,词艳轻开一代风。 聂夷中 (837?-884?河东)今永济人 自幼饱尝贫病侵,熟谙诗应为谁吟。 田家剜肉医疮状,看在眼中疼在心。 司空图 (837-908河中)今永济人 身隐寒山心未寒,神游诗海起狂澜。 洋洋妙论多新意,千载发人思路宽。 王驾 (851-?河中)今永济人 社日避开谈正题,只抒扶得醉人归。 剪裁侧写留余地,读后遐思任远飞。 2.山西有名的诗人及代表作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王之涣(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 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 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著有《卢纶诗集》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聂夷中(837年—884年?)字坦之,山西省永济县人。 871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流传后世作品不多,但一首《咏田家》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诗《桃花》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 3.山西的诗人有哪些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4.山西名人的诗句有那些古往今来,山西出过无数名人,不可一,一尽数。现择其二三位的诗句,来回答你的问题。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山西的名人三晋帝王 >> 春秋霸主 晋文公、胡服骑射 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拓跋宏、汉国皇帝 刘 渊 汉国皇帝 刘 聪、前赵皇帝 刘 曜 后赵皇帝 石 勒、后赵皇帝 石 虎 后唐太祖 李克用、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刘 崇、北汉末帝 刘继元 政治强人 >> 前 秦:赵 衰、赵 盾、祁 奚 汉 代:郅 都、霍 光、王 允 常 惠、尔朱荣 唐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 度 宋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 代:高君宇、阎锡山 文化名人 >> 荀 子、董 狐 法 显、慧 远、昙 鸾 王 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 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三晋良将 >>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青 慕容延钊 清 代:任 举、宋世杰 近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赵国美人 >> 汉 代:卫子夫、貂 婵 两 晋:贾南风、卫夫人、娄昭君 隋 唐:独孤后、王皇后、武则天 杨玉环、虢国夫人 宋 代:李三娘、折太君 近 代:石评梅 晋商名流 >> 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 开明富商渠本翘、由商而官展玉泉 独辟蹊径范世逵、盐商祭酒杨继美 崇尚仁德李明性、远见卓识李宏龄 票号始祖雷履泰、雄才大略王海峰 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 。 6.有没有赞美山西名人的诗词,像“自古山西猛士乡,史册不绝载良将出塞 虞世南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 磐蛭?>?22_5 【杂诗二首 卢象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 沁园春 刘过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宫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憾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 沁园春 刘过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 沁园春 何梦桂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蜓獠,剗去连营。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西风吹下天声。看万骑貔貅入井陉。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 ------------------------可以了吧 7.写山西名人的文章山西名人 诗人王绩使王通的胞弟,参与过《隋书》撰写,开创了大唐诗歌的健康风气 ,中国历史上最大因部丛书《四库全书》,浓浓的给他书了一笔“意境高估。 气格遒健”,出唐诗坛,王绩几乎成了唯一享此殊誉赞颂诗人。 被誉”初唐四杰“之冠和“少年才子”的山西河津人王勃,是隋末唐初名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家乡度过的。 启迪于祖辈大师的传承脉系,小小年纪已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多岁那年,他当众作了一篇震惊华夏,传之不朽的《滕王阁序》,当中最有名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的赣江市边,于岳阳楼、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说起滕王阁还有一段故事,滕王阁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应为南昌都督时所建,后来,阎伯屿当了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9月9日阎都督在阁中大摆席,款待全城达官显贵和文豪才子,为的是让其逞露女婿吴子章的才学。因此当天晚上,这位都督已让其女婿写好一篇《滕王阁序》,默记在心,准备第二天早上拿到宴席上即席挥笔一鸣惊人。 当时,王勃恰好南下探亲路过此地受到邀请之后,连夜坐船到南昌,参加了阎都督的盛宴,席上救过三巡后,阎都督加以客套几番,便请求来宾即席作文,当场命题《滕王阁序》,众人心之诱因,于是辞推不作,唯有王勃才高气盛,毫不客气,当场作诗,独独一看嘴上不好说,心里格外恼火,按下命令手下监视他,每写一句回报给他一句,头几句,听后都督说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时顿时惊叹不已,转怒为喜,拍案称奇“妙句真是天才”于是王勃的名声大振,《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颂。 山西这片黄土地上,冒出过一群姓王的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剧场连绵,成为唐代诗坛一个有趣现象,边塞派诗人王昌龄写的《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为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寓意悠远,耐人寻味,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位诗人,某天,踏着薄雪到旗亭饮酒赋诗,三人约定,谁的石碑歌女选唱得多谁就是赢家。现有两位个女唱,结果都是王昌龄和高适的,他们得意地在旗亭壁上分别写下一道,待到第三位歌女,仍然唱的是王昌龄的绝句,他高兴得又在璧上划了一道,这时候,王之涣有点着急了,刚才唱的都是下里巴的曲调,阳春白雪的内容他们怎么敢碰呢?说到这儿,指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等到他唱时如果不是我的诗,这辈子我再也不与你们二为争高下了,可他要唱到我的诗,那么,对不起,你们二位可得跪倒我床前,老老实实白我为师.”说的三人哈哈大笑,等轮到那位最漂亮的歌女时,他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后王之涣将在二位诗人所划得道上用圈圈起来了,证明他是最棒的。 这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 著名诗人王维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是 参考资料: 诗人王绩使王通的胞弟,参与过《隋书》撰写,开创了大唐诗歌的健康风气 ,中国历史上最大因部丛书《四库全书》,浓浓的给他书了一笔“意境高估。 气格遒健”,出唐诗坛,王绩几乎成了唯一享此殊誉赞颂诗人。 被誉”初唐四杰“之冠和“少年才子”的山西河津人王勃,是隋末唐初名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家乡度过的。 启迪于祖辈大师的传承脉系,小小年纪已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多岁那年,他当众作了一篇震惊华夏,传之不朽的《滕王阁序》,当中最有名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的赣江市边,于岳阳楼、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说起滕王阁还有一段故事,滕王阁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应为南昌都督时所建,后来,阎伯屿当了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9月9日阎都督在阁中大摆席,款待全城达官显贵和文豪才子,为的是让其逞露女婿吴子章的才学。因此当天晚上,这位都督已让其女婿写好一篇《滕王阁序》,默记在心,准备第二天早上拿到宴席上即席挥笔一鸣惊人。 当时,王勃恰好南下探亲路过此地受到邀请之后,连夜坐船到南昌,参加了阎都督的盛宴,席上救过三巡后,阎都督加以客套几番,便请求来宾即席作文,当场命题《滕王阁序》,众人心之诱因,于是辞推不作,唯有王勃才高气盛,毫不客气,当场作诗,独独一看嘴上不好说,心里格外恼火,按下命令手下监视他,每写一句回报给他一句,头几句,听后都督说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时顿时惊叹不已,转怒为喜,拍案称奇“妙句真是天才”于是王勃的名声大振,《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颂。 山西这片黄土地上,冒出过一群姓王的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剧场连绵,成为唐代诗坛一个有趣现象,边塞派诗人王昌龄写的《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为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寓意悠远,耐人寻味,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位诗人,某天。 8.山西籍的诗人有哪些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来源:《山西邮政》报 王翰. 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 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王勃 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今山西万荣。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 唐四杰”之冠。 给我分哦~~~ 9.描写山西的古诗1、《五台山》——北宋张商英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懆,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 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河五百余。 译文:巍峨的“五台”台顶直通向神妙的天宇,清凉的奇境恰是我佛师最为惬意的居处。 毒龙池畔盘绕着翻卷滚动的祥云,猛虎岩前尘世的俗客踪迹稀疏。 满山的冰雪犹若纯净的白银装点,遍地的香花铺就了锦缎一般的画图。 舒展开的僧衣纵然仅止三尺,但却已占尽了无边的风光大好的沃土。 2、《游石壁》——金代郝天挺 绝壁秋容胜, 荒坛冷气清。 野僧留客饮, 山鸟罥人鸣。 已极登临兴, 无穷今古情。 浩歌一樽酒, 四海共升平。 译文:古寺周遭的绝壁秋色浓浓,荒寞的佛坛却有些冷气清清。 备好酒饭的山僧殷勤留客,喧闹的野鸟就在人前人后飞鸣。 登临的兴致已然达到了极点,也迸放了抚今思古不尽的幽情。 让我们举起杯来长歌一曲,祝愿那四海的安宁天下太平。 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译文: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5、《过阳泉冯使君墓》——金代元好问 一笛悠然此地闻,住山还忆大冯君。 已看引水浇灵药,更约筑亭留野云。 前日褒衣笑皤腹, 今年宿草即荒坟。 东邻谁举游岩例, 秋菊寒泉尚可分。 译文:一缕轻柔的笛音就从这里飘入耳中,住进了静寂的道院越发思念大来冯君。 早已见识过你引自清泉浇植的灵药,也曾经相约筑一座山亭挽留散淡的闲云。 不久前还调笑宽袍富态大腹便便的你,到今年旧日的草莽竟化作凄凉的荒坟。 看东邻是谁人也在比齐隐逸的高士,将秋菊寒泉料理得依然是那样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