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形容老实人帮势力人做事的诗句《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2.形容男人做事果断狠的诗句男人嘛,做事果断些,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不要斗争,呵呵! 男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比女人承载更多的责任。男人应该是坚毅刚强的。是不能被轻易打败的.那些失败一次就怨声载道、一蹶不振的“男人”,是不配拥有男人称号的。不能照顾女人。反而在女人面前哭诉自己有多么不幸.让女人去承担那些所谓的痛苦。也往往是男人软弱无能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男人不求万世流芳千古留名,但每个男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事业。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男人,如果你还要上下不定中那机全就会从你手中流逝! 毫不犹豫 干脆利落 毫不迟疑 当机立断斩钉截铁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3.看别人做事容易自己经历就知道有多难用什么诗句形容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 4.形容人刻薄的成语含沙射影、冷嘲热讽、贫嘴贱舌、口轻舌薄、尖嘴薄舌。 一、含沙射影 白话释义:用“含沙射影”比喻在暗中影射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读史五首(某二)》:“含沙射人影,虽病人不知”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译文:暗中影射攻击或陷害人,虽然生病乐却没有人知道。 二、冷嘲热讽 白话释义:尖刻、辛辣的嘲笑和讽刺。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神出鬼没母子动身,冷嘲热谑世伯受窘。” 朝代:清 作者:吴趼人 译文:神出鬼没的母子一动身,尖刻、辛辣的嘲笑和讽刺导致世伯十分窘迫。 三、贫嘴贱舌 白话释义: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四、口轻舌薄 白话释义: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朝代:明末清初 作者:弹词 译文:小小年纪就不够厚道,说话刻薄尖酸是在讽刺谁呢? 五、尖嘴薄舌 白话释义: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出处:·《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5.形容人文字刻薄的成语刁钻刻薄——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寡恩薄义——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寡情少义——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忌克少威——忌克:忌恨贤能,欲出人头地;威:威信。形容猜忌、刻薄,没有威望。 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可同患,难处安——患:患难;处:相处;安:安乐。在危险时可以同忧患,在安乐时却无法同享受。形容忘恩负义,刻薄寡情。 刻薄成家——刻薄:冷酷无情。用残忍刻薄的手段发家致富。 口轻舌薄——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贫嘴贱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轻口薄舌——形容说话轻率、刻薄。 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