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悲痛的诗句形容心情悲伤的诗句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2.形容痛苦的诗句【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阑玉砌依然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 辛苦糟蓬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凤飘絮 身老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凤和雨 多情自古伤别离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朝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独吟秋潭》 枫叶落了一回 天更凉 坐禅溪旁 夜阑风寒 没有欲望 失去了冥想 一泓清冽的休止符 凝住了九曲回肠 秋去也 谁惆怅 欲笺心事 独吟秋潭 难难难 沉静的水面 倒映着月光 一道清凛的剪影 把我的容颜 拉的很瘦很长。 3.形容痛苦的诗句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梦江南 (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其二愁 【唐】曹邺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其三愁 【唐】曹邺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其一愁 【唐】曹邺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 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思怨 (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思帝乡 (唐)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4.描写痛苦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5.形容悲痛欲绝的诗句有什么长恨歌 (9468人评分) 8.8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 通:栏;飘飘 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6.哪里有描写悲伤的诗词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6.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8.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色易为老。 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13.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14.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15.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16.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17.愁绝桑阴春欲暮,一痕浓绿上眉端。 18.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21.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22.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23.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24.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25.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6.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27.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2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9.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30.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3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3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3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34.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35.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36.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7.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3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9.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40.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41.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 42.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43.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 44.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 45.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46.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47.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48.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49.愁望春归,春归更无绪。 50.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以上。 7.比喻悲痛的诗词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8.表达自己悲痛心情的诗句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朝代】宋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注释 韵译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