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中山陵的诗句五绝·题中山陵 潮流沧海引,礼服号中山. 漫漫金陵梦,萦怀那一湾. 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北望中原客,南偕四海舟. 同胞惟努力,天下为公忧! 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西巡沧海浪,东泛舴艋舟. 高枕长江水,仍担顺逆忧! 七绝·中山陵怀古(新韵) 济世英才旷世雄,黎民远客谒南钟. 功高不用碑文显,落定尘埃我为公. 注:孙中山先生逝世至今无碑文. 2.描写中山陵的诗词挺拔的苍松翠柏, 在中山陵大道两边, 象威武的士兵守着陵园。 抬头望一级级阶梯, 述说先生革命道路坎坷多艰。 踏上永固的392级石阶, 一步步向上仰望先生碑亭, 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凝视先生的无字碑, 瞻仰先生慈祥的铜像, 天下无处不见墓志铭, 可先生留存千古的是无字碑。 唯有“天下为公”眧示众人, 丰功伟绩寥寥文字难表详尽。 先生领导推翻帝制,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千古遗训: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碑上无字胜有字, 恩泽铭刻人民心, 世人敬仰。 3.形容中山陵的句子一、景色宜人,风光秀丽 二、南京明城墙 我的家在南京,南京是一个到处被明城墙包裹着的十朝古都,所有在南京长大的人对明城墙都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不管是中山陵还是玄武湖还是光华门,到处都有明城墙高大雄伟的身姿,我们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历史的遗迹,时代的变迁,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可你依旧挺立着,把南京围在中间。如今你已不再是洪武年间的防御工具,现在的你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你是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的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用于保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工程,你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杰作,你的建成非常不容易,当时所归划的城区周边,冈丘连绵,山水环绕,有龙居虎踞之称,对当时的城墙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的奥妙反映在建筑思想、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诸多方面。你的建筑结构及特点与南京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在传统筑城技术基础上又有创新并与南京实地完买结合的产物------ 现在,你已是南京人的骄傲了,你的周长达 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你的外廓城则为60公里。论你的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多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相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又一历史奇观,而且你的每一块砖不仅有一定规格。而且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每块城墙砖长为40至45厘米、宽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为10至 20公斤,这些砖块是出自明朝下属的一部、三卫、200余县负责烧制的。为了保证城墙砖的质量,他们还层层建立了质量责任制,要求制砖各地生产的城墙砖上烧制出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这在全国同类城墙砖上极为罕见。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明城墙的墙砖上还发现了当时明代字典上查不到的简化字如“邓”、“刘”等。你知道自己有多少城门吗?简单的说里 13外18,总计31座城门。着一切的一切怎么会不使南京人视你为骄傲呢? 暑假,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城墙脚下,去瞻仰你在阳光下的雄姿,去抚摩你那因历史的流逝而留下的伤疤,我爱在城墙脚下玩耍,爱在城墙脚下看书,爱在城墙脚下采集植物做标本,爱在城墙脚下捉蝴蝶,爱在城墙脚下。。在我的印象中,因我爷爷家靠近中山陵,所以每逢放假,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爱在城墙边奔跑做游戏,有时我们还会比赛谁先爬到城墙顶上,有时我们会在城墙顶上捉迷藏,不过我们更爱做的是在城墙脚下那长满植物的土地上捉蟋蟀,抓小虫,有些男生过于兴奋还会在地上打滚,翻侧滚翻,当我们都玩累了,便在地上铺一张报纸靠着城墙坐下休息,这时雄伟的城墙成了一个巨大的遮阳伞,帮我们遮住烈日,给我们送去一片阴凉. 每当这时候,我总觉得城墙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倾诉着历史和那些显为人知的故事. 如今经过几年的抢救性修复,可以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依托南京明城墙而建起的文化休闲广场、环城公路、绿地,以及高大雄伟的现代化建筑、街心花园等,将把古城金陵装扮得更加妖娆。 三、明城墙参观记 明城墙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它始建于1386年,是古代人民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工事,我早就听说了有关它的故事了。这不,今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领略一下它的军事价值。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华门城门口,只见明城墙十分雄伟壮观,城门足有十层楼那么高。走进明城墙内,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往上走,来到城墙上面。爸爸向我介绍说:“从这儿向下看,当敌军攻击时,我们先把敌人引进来,再把城门关上,这时,我们就从上面向下射弓箭,他们无处可逃,只好束手待毙了,这就是‘瓮中捉鳖’的战术。”“原来‘瓮中捉鳖’是这么一回事呀!”我边说边向下张望着。 沿着栏杆向前走,只见前面一排足有七个拱形圆洞。我心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藏兵洞”吧。我边走边拉着爸爸走进了第一个藏兵洞。里面摆放着藏兵洞的简介,据说,一个藏兵洞能藏700多个人。走进第二个藏兵洞,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字迹比较清晰的旧砖块。后面的几个藏兵洞,有的放着一枚大的铜钱,有的放着一个聚宝盆,还有的…… 看完藏兵洞,接着向前走,我们还参观了植物盆景,练兵场等。原来那一支支精锐的军队就是从这个练兵场训练出来的。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才知道原来名城墙不仅雄伟壮观,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它的军事价值。 4.赞美中山陵的语句1、潮流沧海引,礼服号中山。漫漫金陵梦,萦怀那一湾。(《五绝·题中山陵》) 2、北望中原客,南偕四海舟。同胞惟努力,天下为公忧!(《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3、西巡沧海浪,东泛舴艋舟。高枕长江水,仍担顺逆忧!(《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4、秀丽钟山巨龙藏,天下为公镇阴阳。若得生在前朝日,定随先驱平四方。再游燕子矶,昔日金陵逢知己,二人携手游燕子。如今身边无故人,独留江水满相思。 5、悠悠数千载的金陵城啊,你的历史,你的文化,你的浩然英雄气概,你的秦淮灯光浆影让多少人为之神往、为之动情,今天,我就要走进你的千古帝王梦,走进你的迷人秦淮情,与你同醉、与你共欢。 1、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3、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5.描写中山陵的雨天诗词七律 二十年后再谒中山陵 一望钟山故国春,先生事业已成尘。 苍松碧柳梧桐树,白日青天谒墓人。 帝制从来千载垒,共和已去百年身。 长躬一鞠登陵处,似有江涛拍水滨。 七律 重过明孝陵 正值春风返故乡,匆匆又过孝陵冈。 道边芳草年年绿,殿外梅花处处香。 远去皇孙堪寂寞,近旁野老说兴亡。 钟山自是真风景,却望煤山吊凤阳。 七律 再登梅花山 万点梅花次第开,孙陵岗上共徘徊。 南江春雨连天降,北国秋风入梦来。 总见英雄随浪去,未闻仙鹤驾云回。 东吴大帝归何处,山上梅花土一坯。 6.形容中山陵的句子一、景色宜人,风光秀丽二、南京明城墙我的家在南京,南京是一个到处被明城墙包裹着的十朝古都,所有在南京长大的人对明城墙都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不管是中山陵还是玄武湖还是光华门,到处都有明城墙高大雄伟的身姿,我们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历史的遗迹,时代的变迁,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可你依旧挺立着,把南京围在中间。 如今你已不再是洪武年间的防御工具,现在的你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你是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的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用于保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工程,你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杰作,你的建成非常不容易,当时所归划的城区周边,冈丘连绵,山水环绕,有龙居虎踞之称,对当时的城墙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的奥妙反映在建筑思想、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诸多方面。你的建筑结构及特点与南京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在传统筑城技术基础上又有创新并与南京实地完买结合的产物------ 现在,你已是南京人的骄傲了,你的周长达 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你的外廓城则为60公里。 论你的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多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相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又一历史奇观,而且你的每一块砖不仅有一定规格。而且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 每块城墙砖长为40至45厘米、宽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为10至 20公斤,这些砖块是出自明朝下属的一部、三卫、200余县负责烧制的。为了保证城墙砖的质量,他们还层层建立了质量责任制,要求制砖各地生产的城墙砖上烧制出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这在全国同类城墙砖上极为罕见。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明城墙的墙砖上还发现了当时明代字典上查不到的简化字如“邓”、“刘”等。你知道自己有多少城门吗?简单的说里 13外18,总计31座城门。 着一切的一切怎么会不使南京人视你为骄傲呢?暑假,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城墙脚下,去瞻仰你在阳光下的雄姿,去抚摩你那因历史的流逝而留下的伤疤,我爱在城墙脚下玩耍,爱在城墙脚下看书,爱在城墙脚下采集植物做标本,爱在城墙脚下捉蝴蝶,爱在城墙脚下。 在我的印象中,因我爷爷家靠近中山陵,所以每逢放假,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爱在城墙边奔跑做游戏,有时我们还会比赛谁先爬到城墙顶上,有时我们会在城墙顶上捉迷藏,不过我们更爱做的是在城墙脚下那长满植物的土地上捉蟋蟀,抓小虫,有些男生过于兴奋还会在地上打滚,翻侧滚翻,当我们都玩累了,便在地上铺一张报纸靠着城墙坐下休息,这时雄伟的城墙成了一个巨大的遮阳伞,帮我们遮住烈日,给我们送去一片阴凉.每当这时候,我总觉得城墙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倾诉着历史和那些显为人知的故事.如今经过几年的抢救性修复,可以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依托南京明城墙而建起的文化休闲广场、环城公路、绿地,以及高大雄伟的现代化建筑、街心花园等,将把古城金陵装扮得更加妖娆。三、明城墙参观记明城墙是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它始建于1386年,是古代人民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工事,我早就听说了有关它的故事了。 这不,今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领略一下它的军事价值。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华门城门口,只见明城墙十分雄伟壮观,城门足有十层楼那么高。 走进明城墙内,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往上走,来到城墙上面。爸爸向我介绍说:“从这儿向下看,当敌军攻击时,我们先把敌人引进来,再把城门关上,这时,我们就从上面向下射弓箭,他们无处可逃,只好束手待毙了,这就是‘瓮中捉鳖’的战术。” “原来‘瓮中捉鳖’是这么一回事呀!”我边说边向下张望着。 沿着栏杆向前走,只见前面一排足有七个拱形圆洞。 我心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藏兵洞”吧。我边走边拉着爸爸走进了第一个藏兵洞。 里面摆放着藏兵洞的简介,据说,一个藏兵洞能藏700多个人。走进第二个藏兵洞,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字迹比较清晰的旧砖块。 后面的几个藏兵洞,有的放着一枚大的铜钱,有的放着一个聚宝盆,还有的…… 看完藏兵洞,接着向前走,我们还参观了植物盆景,练兵场等。原来那一支支精锐的军队就是从这个练兵场训练出来的。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才知道原来名城墙不仅雄伟壮观,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它的军事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