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花木兰容貌的诗句

1.花木兰的外貌描写

民间传说和历史混形 延安市杜甫川内,与万花山隔河对峙的果园山,原名花家陵。据传为花木兰的坟墓。通往墓的山间小路原为砖石砌成的台阶,长30多米,每阶宽约2米,台阶边还有拴马桩。半山坡有石碑,高约1.5米,宽1米,厚0.1米,上书"花木兰之墓"。

花木兰,西汉初毫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父魏应。文帝时,匈奴南侵,木兰家乡深受其害。为抵抗其侵略,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死后被追谥为孝烈。

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据白居易"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和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诗句,而肯定花木兰实有其人。有的经过考证,认为木兰姓魏,有的说姓宋,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有的文章考证"木兰"是鲜卑族姓,因而断定木兰是鲜卑族人。

也有人认为,以上这些说法只能说明后人喜爱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将"木兰"写入诗里,但都不足以证明真有花木兰其人。从全诗看,木兰系少女名字。不然,岂有面对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凯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爷无大儿",即讲"木兰无长兄"之理?有人认为,花木兰虽未必实有其人,但北人矫建尚武,骑马射箭成为风气,不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样。因此,《木兰诗》应是流传的一个相类似的事实,经许多无名作者的润色,民间艺人的传唱,后又经过各族人民的流传,成为有系统的故事诗,而花木兰则是人民现实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对于《木兰诗》的评价,有人认为《木兰诗》不过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女,没有什么时代意义;木兰不过是故事中的主角,够不上什么英雄人物;木兰只是一个儿女情长的闺秀,缺乏劳动人民素质。有人则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据史书记载: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间北魏与柔然(即蠕蠕)大的战役就有20次,《木兰诗》故事的历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御柔然入侵的反掠夺战争。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木兰的爱国热忱,也通过充宫还乡表现了她不羡慕功名利禄、热爱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指出:"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尚道德。""北魏有《木诗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诗人。"

2.写赞美花木兰的诗句

1、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出处】:唐 杜牧《题木兰庙》

【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2、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出处】:唐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紫色的花苞绽开了,吐出了美艳的花瓣,其怒放之态,如同一座精巧玲珑的建筑被“拆”开了;柔嫩、洁白的花朵,如同施了脂粉的女郎细腻丰腴的肌肤,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改变着形态。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出处】:南北朝 佚名《木兰辞》

【释义】: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4、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出处】:唐 韦元甫《木兰歌》

【释义】: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 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5、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出处】:唐 李商隐《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

【释义】:早上冰冷的洞庭湖水啊寒气直冲云霄,那扬帆疾驶的航船啊天天送走远去的旅人.我几次登上木兰舟啊向远处凝望,却不知道原来这船儿啊取材于木兰花。

3.赞美花木兰的诗句

木兰歌 作者:韦元甫 唐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

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

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世有臣子心,

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