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冗长的成语长篇大论 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细细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 长篇大套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瘠义肥辞 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空洞无物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连篇絫牍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篇絫幅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篇累册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出处:明·都穆《南濠诗话》:“世人作诗以敏捷为奇,以连篇累册为富,非知诗者也。” 连篇累牍 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连篇累幅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篇累帧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篇累帙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章累牍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连帙累牍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联篇累牍 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出处: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友人周海庐与之昵,赠以诗,不啻联篇累牍。” 冗词赘句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盈篇累牍 形容文辞冗长。 出处: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盈篇累牍,而不知其谫陋,此其大蔽欤!” 语近词冗 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出处: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 沾泥带水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2.形容冗长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冗长的成语有: 1、瘠义肥辞 2、连篇絫牍 3、盈篇累牍 4、联篇累牍 5、连章累牍 1、瘠义肥辞 【拼音】: jí yì féi cí 【解释】: 内容贫乏而辞句堆砌冗长。 2、连篇絫牍 【拼音】: lián piān lèi dú 【解释】: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3、盈篇累牍 【拼音】: yíng piān lěi dú 【解释】: 形容文辞冗长。 4、联篇累牍 【拼音】: lián piān lěi dú 【解释】: 形容文字冗长而繁琐。 5、连章累牍 【拼音】: lián zhāng lèi dú 【解释】: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同“连篇累牍”。 3.形容烦琐的成语不胜其烦 bù shèng qí fán 成语解释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指事物烦杂叫人受不了 近 义 词 博士买驴、鸡零狗碎 反 义 词 不厌其详、不厌其烦、简明扼要 成语例子 许多反动宣传影片,列举名目就不胜其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