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雪的诗句 突出雪的特点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8、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__**《沁园春·雪》 1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____杜甫《绝句》 1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____陈毅《青松》 2.找十句描写雪景的诗句,并指出其描写雪景的特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前树万树梨花开。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景图。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表面的意思:好像是说雪融化了,门前的山变绿了,江边的野花开在晴朗的二月。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是在公元一О三七年.前一年冬天,作者被降职到夷陵(现在湖北省宜昌市东)做县令,谢伯初从许昌(现在属河南省)寄诗安慰他.这是他回答谢伯初的.诗里首先想象许昌西湖的春景,接着把自己和谢伯初的交情写出来.这是前半篇.后半篇写自己政治上受到打击后的苦闷.作者对头异乡的春天,自伤老大,心头有无限感触.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时令到了寒冬,天就越来越短;我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首联用流水对起题,点明时间、环境。“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冬天日短夜长,所以说“短景”,而此处深意是说光阴苦短。“催”这一动词,逼真地写出衰年岁暮,久客不归,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相催。“天涯”,这里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霁”。霜雪停止、消散。“寒宵”寒冬之夜。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天涯沦落的诗人对此凄凉寒怆之景,不由感慨万千。这一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沉痛的笔调。 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3.雪的特点及对应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卜算子·咏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陈毅《青松》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二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李白《行路难·其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白居易《村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沁园春·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春雪》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卓文君《白头吟》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沁园春·雪》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韩愈《晚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祖咏《终南望馀雪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沁园春·雪》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卢梅坡《雪梅·其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沁园春·雪》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蛾儿雪柳黄金缕。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沁园春·雪》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 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 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 韩愈《春雪》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杨炯《从军行》。 4.描写雪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 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5.跪求写雪的诗句(写出雪的特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 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 这些诗句千古流传,我们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尽可能更加丰富的积累,才能运用自如,不然引用起来必然要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造成引用不得体。今天来老师把这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 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6.形容白雪的诗句形容白雪的诗句: 1、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姜夔《暗香疏影》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沈约《昭君辞》 6、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宋) 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近代) 7.描写雪的诗句古诗有哪些(一)描写雪的诗句: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对雪》——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二)上述诗句对应的白话文翻译: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3、《终南望残雪》——唐代:祖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4、《对雪》——唐代:高骈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时,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5、《喜张沨及第》——唐代:赵嘏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8.描写雪的诗句1、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 白居易《村居苦寒》 2、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柳中庸《征怨 》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 欧阳修《戏答元珍》 5、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 崔道融《梅花》 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满地霜华浓似雪。 ―― 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8、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 班婕妤《怨歌行》 9、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0、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 陆游《落梅》 11、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1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杜甫《对雪》 13、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 张耒《示秸》 14、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 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15、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 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16、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郑燮《山中雪后》 1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 李商隐《对雪二首》 18、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33938楼间。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9、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卢梅坡《雪梅其二》 20、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 李益《从军北征》 9.描写雪的诗句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