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梅花三弄古诗词

1.古诗词 《梅花三弄》

1、《远兴》

宋·陆游

莫言人世足悲伤,只为诗情合断肠。

窗槛雨晴湖灩灩,郊墟烟重月茫茫。

梅花调苦愁三弄,竹叶香清泥一觞。

闭户终年嗟局促,不如新雁到衡湘。

2、《闻角》

宋·黄庚

谯角咿鸣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

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

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

3、《梅花三弄》

佚名

花一弄愁,映月忧,朝霞秀。啜玉露香幽,欲藏还露,脉脉含羞。

梅花二弄泪秋,祥云游、青鸟探看留。月来弄影香满楼,粉霞白雪润眸。

梅花三弄惜芳流。落红碧水悠悠。淡烟暮霭残收,谁又能够,挽夕阳醉休?

梅落忽现芽透,盼冬走、迎春芬芳奏。梅花三弄知否,红尘幸与君厮守。

2.形容“梅花三弄”的诗句都有哪些

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4.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

5.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

7.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8.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

9.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10.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1.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

12.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13.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____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4.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15.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16.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7.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8.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____陆游《落梅》

19.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____张谓《早梅》

20.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21.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2.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____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3.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

24.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____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25.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____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26.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

27.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8.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____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9.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30.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

31.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____道源《早梅》

32.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3.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4.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____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35.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36.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7.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38.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9.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____李商隐《对雪二首》

40.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____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41.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____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3.形容“梅花三弄”的诗句都有哪些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____王安石《梅花 / 梅》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____卢仝《有所思》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____陆凯《赠范晔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____王冕《白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____杜耒《寒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

____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____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____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____陆游《落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____张谓《早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____李清照《鹧鸪天·桂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____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____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____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____道源《早梅》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____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____辛弃疾《临江仙·探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____李商隐《对雪二首》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____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____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4.梅花三弄的古诗词求证

有关于《梅花三弄》的古诗词如下: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宋】秦观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字词注释①桃源忆故人:词牌名。故人在此词中所指是指恋人或夫婿。

②玉楼:女子居住的闺楼(美称)。③羞见:怕见。

④无端句: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严城,防守严密之城。

⑤月华;月光。⑥听彻句:谓听完《梅花三弄》一曲,听彻,听毕。

曲终,谓之“彻”。《梅花弄》,汉《横吹曲》名,相传据晋桓伊笛曲《三调》改编;后为琴曲,凡三叠,故称《梅花三弄》。

白话译文那华丽的高楼上深锁着一个多情之人,清冷的漫漫冬夜却无人和她共度。独守空闺之时,更怕看见枕头、被子上绣着的成双成对的鸳凤,烦闷的她无心解衣,拥被而眠。

没来由地,忽然画角声起,惊动了警卫森严的整个城池,也打破了她的新梦。望窗外月光铺地,映着严霜,听见《梅花三弄》的乐曲幽幽响起,一曲终了,犹自辗转难眠。

这万般凄冷,该如何消磨?《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是宋朝秦观的一首描写妇女冬夜闺情的词。上片写独居的苦闷,长夜漫漫,无人共处。

“枕衾鸳风”最惹愁恩,只好和衣闷卧。下片写百无聊赖的远思。

刚入梦境,却被城头角声惊醒,只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断续续地传来《梅花三弄》的乐曲歌声,令人愈发生愁。这首词抒发了女子幽闺深锁,独居无聊的苦闷情绪。

全词意境凄婉,情思缠绵,雅俗共赏。作品鉴赏少游词的基本风格为雅丽,但也有少量俚俗之作,吴梅曾举俚俗之词数首,惟不及此。

可见此词既雅又俗,殊难界定,可以雅俗共赏视之。 “玉楼深锁薄情种”,意谓词中的多情女子被“薄情郎”深锁闺中。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一般称男子为薄情郎或薄幸(薄悻),这里的“薄情种”概指夫婿。古代女子极少与外界接触,遇到夫婿外出,自有被深锁玉楼之感了。

词在介绍环境、引出人物之后,便以情语抒写长夜难眠的心境。“清夜”,写夜间的清冷沉寂,“悠悠”状夜晚的漫长。

悠悠春夜,闺人独处,备觉凄凉。而着以“谁共”二字,则更加突出孤栖之苦。

又以问句出之,便渐渐逗出相思之意。此时她惟见一床绣着鸳鸯的锦被、一双绣着凤凰的枕头。

凤凰鸳鸯,皆为匹鸟。这对单栖的女主人公来说,无异是强烈的对比、辛辣的讽刺。

鸟儿尚且成双作对,人儿反而孤眠。因此说是“羞见”。

这二字用得极好,既通俗,又准确。以“羞见枕衾鸳风”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极为贴切。

歇拍“闷则和衣拥”,清人彭孙通谓“新奇之甚”。可这里俚语,也就是话在人民口头的语言,一般雅词中是不用的。

少游这里用了,就显得真挚、坦率,富有生活气息。在这一句中,“闷”字似更为要紧,女主人翁因为被玉楼深锁,无人共度长夜,所以心头感到闷得慌。

闷而无可排解,只得和衣拥衾而卧。因此这一句是上阕的结穴所在。

下阕写女主人翁梦醒。她拥衾而卧,似乎睡着了,人梦了。

依词意,她似乎梦得很甜美。但刚刚人梦,就被城门楼上传来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43038画角声惊醒。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意境好似李清照《念奴娇》中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不过这里的新梦是被画角声所惊醒罢了。

梦被惊醒,睁眼看看室内,照理应该仍是“羞见枕衾鸳风”,仍是“闷则和衣拥”。然而这样写,词情便没有发展,境界更显得重复。

于是词人宕开一笔,从室内写到室外。室外的景象,同样写得很冷静,但语言却变得更为雅丽一些。

此刻已到深夜,月亮洒下一片清光,地上铺着浓重的白霜。月冷霜寒,境界极其凄清。

这也是主人翁心境的写照,即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有我之境”是也。在此境界中,主人翁似乎谛听着外面的一切,刚听罢严城中传来的画角声,又传来一阵哀怨的乐曲——《梅花三弄》。

听《梅花弄》而曰“彻”,说明她从头至尾听到最后一遍,其耿耿不寐,可以想见。这结尾二句,紧承“梦破”句意,针门一线,衔接得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主人翁长夜不眠的情景,从而突出“忆故人”的“忆”字,语言清丽,情致雅逸,留有余味,耐人寻绎。

1、《远兴》【宋】陆游莫言人世足悲伤,只为诗情合断肠。窗槛雨晴湖灩灩,郊墟烟重月茫茫。

《梅花》调苦愁三弄,竹叶香清泥一觞。闭户终年嗟局促,不如新雁到衡湘。

2、《闻角》【宋】黄庚谯角咿鸣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

5.梅花三弄整首诗是怎么写的

梅花三弄简介 中国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此说源于《晋书。列传第五十一》,但未写明是以梅花为题材。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宁代尚流传。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6.梅花三弄的整首诗和它的诗意

(一)

月炼金精雪炼魂,岩阿倚立乐天真。

寒魔惊破群芳梦,逸士年来喜报春。

(二)

无意争春众艳中,花开花落两从容。

休凭得失言身价,脱却尘劳即俊雄。

(三)

玉质天生不合流,阴风阵阵咒难休。

素心自有高人识,踏雪寻君雅韵稠。

梅花一弄《傲骨奇志》

凌寒不改清奇志,笑迎酷霜展傲骨,

前世瑶台一花仙,愿留红尘香如故。

戏雪弄寒玉影舞,独领风骚蹁跹至,

休道红颜生来薄,冰心一片藏玉壶。

梅花二弄《逸韵清雅》

山烟苍翠物华休,寒花透睽薰笼秀,

玉蕊无言美人语,逸韵清芬群芳羞。

冰肌玉骨仰尊首,骚人墨客杯中酒,

摩婆素月相映辉,鸿鹄一抹写风流。

梅花三弄《幽香如故》

筠心淑意巧衬妆,爱朵情根着华裳,

西风也恋天姿色,故将霜雪催琼芳。

偕你约兰人间游,缀绱点葩绽玉光。

待到燕归花争艳,我自如泥魂留香。

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不过,晋代的笛应该是指羌笛,是竖吹的,和现在的箫相若。)谱中解题云:「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其乐曲内容,历代曲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征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明代有人认为是唐人颜师古把它改编成琴曲,流传至今。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曲的前半部以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并因此而称为「三弄」,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节奏自由跌宕,更显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特别曲终前音乐突然从F调转入a角调,令人耳目一新。

情趣高雅的《梅花三弄》,以它鲜明的音乐形象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也为今天人们所喜爱。其演奏形式,除古琴独奏、琴萧合奏外,还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民乐合奏、琵琶独奏、琴与编钟合奏等广为流传。这些演奏形式,也甚为悦耳动听和具有古情古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