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论语》中有关颜回的句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这讲的是颜回死的时候他父亲向孔子请求用孔子的车卖来作颜回的椁(外棺)的事情。这应该也可以算穷了吧?。 2.《论语》中所有关于“颜回(颜渊)”的语句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问怎样去治理国家。孔子道:“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武。舍弃郑国的乐曲,斥退小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小人危险。”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感叹说:“夫子的学问为人越仰望,越觉得高不可及,越钻研,越觉得坚不可改,看着它就在前面,(想要跟上)忽然又出现在身后。 老师慢慢而有步骤地,善于引导人,用诗文典籍开阔我的眼光与思路,用道德规范约束我的为人与言行,让人想停止不前都不可能。 (学习夫子)已经竭尽我的才力。夫子之道好像远远地高高的超然独立。我虽然想要追随他,却找不到路。 4、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很丰厚地埋葬他。孔子道:“不可以。”学生们仍然很丰厚地埋葬了他。 孔子道:“颜回呀,你看待我好像看待父亲,我却不能够像对待儿子一般地看待你。这不是我的主意呀,是你那班同学干的呀。” 5、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3.《论语》中所有关于“颜回(颜渊)”的语句1、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3、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 译文:颜渊死,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子(给颜渊)买椁。 孔子说:“有没有才能也各说说自己的儿子,要是孔鲤死了,有棺而无椁,我也不步行给他买椁。 4、颜渊问为邦。 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问怎样去治理国家。 孔子道:“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武。舍弃郑国的乐曲,斥退小人。 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小人危险。” 5、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想听听老师您的愿望。” 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归依我。”。 4.帮我翻译两句论语里写颜回的句子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讨论学问,他从来没有提出异议,像个愚蠢的人。等他回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充分发挥,颜回并不愚蠢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孔子说:“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般人都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忧愁,颜渊却能持续地保有他的快乐。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 5.关于待人处事的诗句1、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这是颜回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2、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语出《尚书》 3、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语出《论语》 4、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存心使别人得到好处,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容易和睦相处,存心使别人得到灾祸,即使是父子也会彼此离心,相互怨恨——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圣人和众人没有高下之分。——语出李贽《焚书。复京中朋友》 6、有言逆于汝志,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对违反你意志的话,一定要看它合乎道义的方面;对顺从你意志的话,一定要看它不合乎道义的方面。——语出《尚书》 7、众怒难犯,专欲难成——语出《左传》 8、来而不往非礼也——语出《礼记》 9、言则我从,斯我之贼 顺从我说话的人,这是害我的人。——语出宋张孝祥《取友铭》 10、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听取逆耳之言有益,爱听奉承话有害。——语出《史记》 先整理到此,如果有需要再说,希望能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