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金字的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杜秋娘(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李白 (唐)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刘禹锡(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宵》 苏轼 (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秦观 (北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黄巢(唐) 2.带金字的诗句乱世黄金 文/李者也 盛世之年藏古董,乱世之际备黄金。 金价高时米价高,战尘深处哭声深。 箭雨铁蹄空百城,烽火狼烟燃千村。 若许换得世不乱,宁可金贱如土堙。 【注】钱肃乐故居,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钱肃乐(1606—1648),明末大臣,宁波富户望族,世代累计家财万贯。清军围攻宁波,钱肃乐以民族大义为重,毁家纾难,散尽家财,带领全体亲属族人,以及宁波数万义军,英勇抵抗清军,失败,忧国忧民,气郁而终,谥忠介。此诗所言“乱世黄金”,一指钱肃乐散尽家财,二指其品格气节犹如乱世黄金般珍贵、耀目。 3.含“金”字的诗句有哪些1.宋·方回《送金寿之江正写金字经》碧落金仙蹑汉庭,梵书翻写过东溟。 宰官尝领润文使,法帖尚传遗教经。子敬比踪洛神赋,率更媲美醴泉铭。 梦中五色文章笔,视草鳌扉趁妙龄。2.宋·苏轼《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3.宋·苏轼《浣溪沙》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4.宋·苏轼《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 清诗未就冰生砚。5.宋·杨万里《赋金盘露、椒花雨》金盘夜贮云表露,椒花晓滴山间雨。 一涓不用鸭绿波,双清酿出鹅黄乳。老妻知我憎官壶,还家小槽压真珠。 江西檐取来西湖,遣我醉倒不要扶。更携数尊往淮上,要夸亲旧尝家酿。 秪堪独酌不堪分,老夫犹要入修门。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含有金字的古诗菊 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孟浩然>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刘禹锡>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 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崔湜> 曲渚飏轻舟,前溪钓晚流。雁翻蒲叶起,鱼拨荇花游。 金子悬湘柚,珠房折海榴。幽寻惜未已,清月半西楼。 高适>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一朝结发从君子, 将妾迢迢东鲁陲。时逢大道无艰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蕙楼独卧频度春,彩阁辞君几徂暑。三月垂杨蚕未眠, 携笼结侣南陌边。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妾家夫婿经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愿言行路莫多情, 道妾贞心在人口。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即可依。闻说行人已归止, 乃是向来赠金子。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如何咫尺仍有情, 况复迢迢千里外。誓将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收集带"金"字的成语金榜题名 科举殿试揭晓的榜上有名。 谓殿试录取 金碧辉煌 形容色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映 同“金碧辉煌” 金碧荧煌 同“金碧辉煌” 金篦刮目 比喻翻然醒悟 金璧辉煌 同“金碧辉煌” 金镳玉络 见“金镳玉辔” 金镳玉辔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金波玉液 比喻美酒 金钗换酒 语本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后用以形容贫穷潦倒,落拓失意 金钗细合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金蝉脱翘 亦作“金蝉脱壳”。 ①比喻趁暂时未被对方察觉,制造或利用假象,乘机逃脱。②比喻蜕变改易 金蝉脱壳 见“金蝉脱■” 金城千里 谓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金城石室 比喻险固的城池 金城汤池 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 形容城池险固 金翅擘海 见“金鳷擘海” 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金貂换酒 《晋书·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后以“金貂换酒”比喻文人狂放不羁 金貂取酒 见“金貂换酒” 金貂贳酒 见“金貂换酒” 金断觿决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金风玉露 秋风和白露。 亦借指秋天 金刚努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金刚怒目 见“金刚努目” 金刚眼睛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金戈铁甲 同“金戈铁马” 金戈铁马 ①指战争,兵事。②形容威武雄壮的军旅兵马。 ③借指武职、军人 金戈铁骑 见“金戈铁马” 金谷酒数 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金光盖地 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金闺国士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金闺玉堂 指朝廷官宦 金辉玉洁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金枷玉锁 枷为套在颈上的刑具,锁为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 “金枷玉锁”比喻既是珍宝,又是包袱 金浆玉醴 ①道教谓以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参阅晋葛洪《抱朴子·金丹》。 一说指唾液。②比喻美酒 金浆玉液 见“金浆玉醴” 金尽裘敝 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黑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金科玉律 谓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 后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 金科玉臬 同“金科玉律” 金科玉条 同“金科玉律” 金口木舌 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李轨注:“金宝其口,木质其舌,传言如此,则是仲尼常在矣。” 汪荣宝义疏:“使诸儒金口而木舌者,欲其宣扬圣人制作之义,亦如奋木铎以警众也。”“金口木舌”原指木铎,古时施行政教时,奋木铎以振告万民。 后借喻为宣扬圣人教导的话 金口玉牙 喻口齿尊贵,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金口玉言 见“金口玉音” 金口玉音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金口御言 同“金口玉音” 金门绣户 指富贵人家 金迷纸醉 谓居室和陈设精美华丽,使人迷恋醉心。 后用以比喻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金瓯无缺 比喻国土完整 金瓶落井 犹言石沉大海。语本南朝齐宝月《估客乐》诗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金人三缄 指人之慎言。语出《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 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金声玉服 见“金声玉色” 金声玉润 喻文章气韵优美。语出汉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金声玉色 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 金声玉振 ①谓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语出《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②比喻声名昭著远扬。③比喻音韵响亮、和谐 金声掷地 谓掷地作金石之声。 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金石不渝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金石交情 见“金石之交” 金石可开 见“金石为开” 金石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金石丝竹 指钟、磬、琴瑟、箫管四类乐器。 亦泛称各种乐器 金石为开 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金石之交 ①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 ②指盟约 金石之言 同“金石良言” 金石至交 见“金石之交” 金台市骏 犹言千金市骨。谓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 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语本《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金淘沙拣 从沙里淘拣金子。 比喻写作时琢词炼句 金童玉女 道教谓供神仙役使的童男童女 金屋藏娇 见“金屋贮娇” 金屋娇娘 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 金屋之选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金屋贮娇 《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 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 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汉武帝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金相玉式 同“金相玉质” 金相玉映 同“金相玉质”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