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企业”的诗句有哪些1、《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杜甫 2、《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 3、《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 2.形容“一个公司刚刚起步”有什么成语初露头角、初露锋芒、初出茅庐、新硎初试、羽毛未丰 1、初露头角 读音:chū lù tóu jiǎo 解释: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 出处: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 2、初露锋芒 读音:chū lù fēng máng 解释: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出处:《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3、初出茅庐 读音:chū chū máo lú 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白话释义:只需惊破曹操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4、新硎初试 读音:xīn xíng chū shì 解释: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出处:《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白话释义:现在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杀数千牛了;而刀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 5、羽毛未丰 读音:yǔ máo wèi fēng 解释: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处: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但这好象“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羽毛未丰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 3.形容开始的诗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才刚刚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虫声新透绿窗纱”、“人生若只如初见”、“记得小苹初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事物还没有开始:蓬门不曾缘客扫、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盘马弯弓惜不发、黑云压城城欲摧; 事物在最后关头:“九万里风鹏正举”、“最是一年春好处”、“最是橙黄橘绿时”、“石破天惊逗秋雨”、“砯崖转石万壑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先这些,想到再补. 4.形容“企业一步一步的成长”的诗句有哪些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典出:《礼记·中庸》 翻译: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能指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