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风景就在眼前的诗句

1.求古代诗词中有表达 ‘突然发现美景就在眼前 而从前一直不察 ’的句

浣溪沙 晏殊(自我感觉这首不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鉴赏

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词》中常有的慨叹,而本词中强烈地直接呼喊出来,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解:“酒筵歌席莫辞频”。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过片二语,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两句是设想之辞。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语本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作者不欲刻意去伤春伤别,故要想办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吴梅《词学通论》特标举此二语,认为较大晏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吴氏之语虽稍偏颇,而确是能独具慧眼。此处“满目山河”二语,“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仅此而已。“不如怜取眼前人!”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女。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要“怜取眼前人”,也只是为了眼前的欢娱而已,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 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这首词又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2.景色很美就在眼前用什么成语形容

触物兴怀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

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睹物兴情 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即景生情 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见景生情 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

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琳琅触目 原指所见皆名流。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眉睫之内 形容近在眼前。

出处:《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3.形容某一景物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形容某一景物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四字词语有:焕然一新,历历在目,眼前一亮,即景生情,别有天地,耳目一新,触景生情,触景伤情

1.焕然一新huàn rán yī xīn

[释义]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其有晋宋名迹,焕然如新,已历数百年,纸素彩色未甚败。”

[例句]

让汽车面貌一新的步骤,了解如何让汽车内部焕然一新。

2.历历在目lì lì zài mù

[释义]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处]

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例句]

相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曾几何时,你却远走他乡。

3.眼前一亮yǎnqiányīliàng

[释义]

“眼前一亮”并非眼前一亮,它特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困难面前,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在茫然失措时,突现转机。有对光明闪现之欣喜之意。

[例句]

新装修的房子真是令我眼前一亮啊!

4.即景生情jí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

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例句]

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5.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出处]

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例句]

桃花园里,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别有天地。

6.耳目一新ěr mù yī xīn

[释义]

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出处]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记》:“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

[例句]

归国华侨回到了家乡,眼前的变化令他耳目一新。

7.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释义]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

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例句]

回到当年的抗日战场,我们触景生情。

8.触景伤情chù jǐng shāng qíng

[释义]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

[例句]

触景伤情乃人情之常,又何怪矣?

4.景色很美就在眼前用什么成语形容

触物兴怀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怀。

出处: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月泉吟社》:“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睹物兴情 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即景生情 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见景生情 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

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 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琳琅触目 原指所见皆名流。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眉睫之内 形容近在眼前。 出处:《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

5.描写风景的优美诗句大全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2、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译文: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 《时田园杂兴 》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4、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 《春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