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做事很圆滑的成语【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圆通】: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也是一种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比喻说话圆滑,不得罪人。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滑头滑脑】: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 【磨盘两圆】: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破崖绝角】:磨除棱角。比喻处事圆滑。 形容细心的成语: 1、谨谨慎慎:细心慎重。 2、戴目倾耳:戴目:仰视的样子;倾耳:侧着耳朵细心倾听。认真听,抬头看。形容殷切期盼。 3、心粗气浮: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4、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5、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6、石庆数马:指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非常细心谨慎,一点也不马虎。 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8、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9、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10、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11、明见万里: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12、谨慎从事:细心慎重地处事。 13、粗心大意: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14、仔仔细细:指人处事认真细心,丝毫不马虎。 15、粗中有细: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16、明察暗访:察:仔细看,调查研究;访:向人询问调查。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形容处事圆滑的成语善为说辞 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茹柔吐刚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老于世故 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看人行事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鉴貌辨色 观察和辨识人的容颜神色,指善于观察别人脸色,以求取悦于人 见貌辨色 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久惯牢成 比喻深于世故。 长袖善舞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 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 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3.形容人圆滑的成语【八2113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圆通】: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也是一种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比喻说话圆滑,不得罪人5261。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4102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滑头滑脑】: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 【磨盘两圆】:1653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 【破崖绝角】:磨除棱角。比喻处事圆滑。 【顺比滑泽】:顺比:顺着别人的意思;滑泽:言语圆滑。用圆滑的语言,顺着人家的意思说。 【突梯滑稽】:突梯:圆滑的样子;滑稽:圆转随俗。委婉顺从,圆滑而随俗。 【外方内员】: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外方内圆】: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版内心圆滑。 【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油光水滑】: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 【斫方权为圆】:把方的东西砍削成圆的。比喻人变方正为圆滑。 4.【形容做事很圆滑用一成语怎么说】【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八面圆通】: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也是一种是非,这也是一种是非.比喻说话圆滑,不得罪人.【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滑头滑脑】: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磨盘两圆】:比喻做人圆滑,双方都不得罪.【破崖绝角】:磨除棱角.比喻处事圆滑.【顺比滑泽】:顺比:顺着别人的意思;滑泽:言语圆滑.用圆滑的语言,顺着人家的意思说.【突梯滑稽】:突梯:圆滑的样子;滑稽:圆转随俗.委婉顺从,圆滑而随俗.【外方内员】: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外方内圆】: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言方行圆】: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油光水滑】: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斫方为圆】:把方的东西砍削成圆的.比喻人变方正为圆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