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少的诗句有哪些形容人少的诗句:曹操《篙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悲青坂》“山雪河冰野萧瑟 ,青是烽烟白是骨”、题西林壁: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钱钟书在《谈艺录》的序言中说,想到杜甫那句「我生无根蒂,配尔亦茫茫」,每为感怆。杜甫初建草堂之时,曾借了四株小松栽于堂前。后来屡经离乱,携妻子回到成都,虽春草满空堂,四棵松树却相邻而立,用杜甫的话说,即便是死后送终作棺木也足够了。 而钱钟书生前与杜甫有过一般的经历,四海飘零,于烽烟中著书,如《赴鄂道中》写道:「路滑霜浓唤起前,老来离绪尚缠绵。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何尝不也是生无根蒂之人?杜甫有四松为师为友,钱钟书有杨绛为妻为友,时代离乱,即使是这样有学识品格的人,到底也免不了有茫茫无着落之感。 白居易的诗,简单平常的句子。但是现在年关将近,在我这个游子眼中看来,这样的诗触动的记忆和情绪未免太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小时候在乡下,深夜寂寥无人的场景,我小时候是这样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灯火,全都是昏黄而微弱。 2.形容一个人知识少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知识少的成语: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浅见寡识、略识之无、浅见寡闻。 1、孤陋寡闻 【成语】: 孤陋寡闻 【拼音】: gū lòu guǎ wén 【解释】: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举例造句】: 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 【近义词】: 才疏学浅、浅见寡识、浅尝辄止 【反义词】: 满腹经纶、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定语;作谦辞 2、才疏学浅 【成语】: 才疏学浅 【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解释】: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 《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举例造句】: 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近义词】: 略识之无、吴下阿蒙 【反义词】: 博学多才、真才实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3、浅见寡识 【成语】: 浅见寡识 【拼音】: qiǎn jiàn guǎ shí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出处】: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举例造句】: 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 【近义词】: 浅见寡闻 【反义词】: 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自谦 4、略识之无 【成语】: 略识之无 【拼音】: lüè shí zhī wú 【解释】: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举例造句】: 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 【拼音代码】: lszw 【近义词】: 略知皮毛、略知一二、仅识之无 【反义词】: 学富五车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识字不多 5、浅见寡闻 【成语】: 浅见寡闻 【拼音】: qiǎn jiàn guǎ wén 【解释】: 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赞》:“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举例造句】: 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 【拼音代码】: qjgw 【近义词】: 浅见寡识 【反义词】: 见多识广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见识浅陋 3.用有文采的一句话形容"人的知识量很少"是什么你可真是井底之蛙,只知道头顶那一片天。 【释义】: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狭窄的人。 形容"人的知识量很少"的成语还有:1、井蛙醯鸡 [ jǐng wā xī jī ]【释义】: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 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2、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释义】:眼光像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3、孤陋寡闻 [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成语故事】: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 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 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4.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兴 5.描写人知识少的成语短见薄识、不识一丁、坐井观天、多嘴献浅、愚昧无知 一、短见薄识 白话释义:指见识短浅。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出处:《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翻译:庞涓以后会出人头地,但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二、不识一丁 白话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朝代:明 作者:胡应麟 出处:《诗薮·六朝》:“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翻译:而说自古没有这类书籍,这真是一个字也不认识就敢无知妄作啊 三、坐井观天 白话释义: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翻译:坐在井底看天,说天空小,其实是自己见识短浅。 四、多嘴献浅 白话释义: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朝代:明 作者:西周生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一定有多嘴献浅的人,对那强人说我在大门前看他起身,与街坊妇人说话。” 五、愚昧无知 白话释义: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朝代:近代 作者:秦牧 出处:《天坛幻想录》:“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 |